最近公眾號又改版了,好多粉絲反饋收不到勵職派的文章了,為了及時接收到文章,大家可以【星標 ?? 】,關注我們不迷路。
2017年11月17日,福建省龍巖監獄內,
監獄長陳慶榮早晨剛上班,就發現辦公桌上放著一封來自服刑人員的求助信。
他翻開信件仔細查閱,一下子就被內容驚訝到了:
“請求幫忙尋親還是頭一回。”
待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他當即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據了解,寫信之人名叫鄭江(化名)。
2006年4月,23歲的鄭江因為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此后,因表現良好,先后被減為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到2017年,鄭江在監獄已經度過了11個春秋。
也就是從這時,他開始反復夢到一些奇怪的場景——
“一個陌生人,把我丟到了一個陌生的家。” “我們這邊沒有雪,但我夢里一直有下雪,天氣很冷,母親就抱著我(在雪地里)?!?“不知道是我父親還是哥哥,我經常跟在他們后面,去我家旁邊的一條河里面(玩)。”
然而這些,并不是他真實生活中的場景和家人的模樣,那是只有在夢中才會還原的一些零碎的片段。
深受夢境困擾的鄭江,開始郁郁寡歡。
不僅話變少了,在車間工作時也變得無精打采,回到監房還會因為一些小事和獄友發生爭吵。
這些反常的舉動,引起了鄭江所在監區的管教民警的注意。
經過一番溝通,鄭江終于愿意敞開心扉。
鄭江在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南安市長大。
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他從小跟著爺爺生活。
跟爺爺在一起的那幾年,是他記憶中最幸福的時光:
“爺爺怕我著涼經常半夜起來給我蓋被子,看到我踢被子,就用毛毯給我綁起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爺爺都先留給我?!?/blockquote>
不幸的是,在鄭江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爺爺去世了。
從此,再也沒有人對他噓寒問暖。
父母依舊對他不管不問,年幼的鄭江只能寄居在姑姑家。
也就是從那時起,鄭江開始聽到一些傳聞,說他是“買來的”、“抱養的”。
鄭江向家人求證,但家人總讓他不要問了。
正是這一舉動,加深了鄭江對自己身世的懷疑。
然而,生活對他的打擊還不止這些。
因為身材矮小、性格內向,鄭江在學校經常被一些壞孩子欺負。
加之沒有人管教,在小學四年級時,鄭江就中斷學業踏入了社會。
之后,他經常和其他輟學的孩子一起,把報復和欺負別人當作宣泄的出口。
1999年,16歲的鄭江為了報復曾經的一個同學,犯下搶劫罪,被判處兩年半有期徒刑,并被送進少管所。
從少管所出來后不久,2002年,鄭江第二次因搶劫罪,被判處三年半有期徒刑。
誰料,刑滿釋放后僅僅八個月,他又再一次重蹈覆轍。
這一次,鄭江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徹底葬送了未來。
2005年9月5日傍晚,南安市侖蒼鎮一家美發店門前,發生一起故意傷害事件。
被害人吳某被人打傷,送往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兩天后,警方抓獲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就是當年22歲的鄭江。
鄭江和被害人吳某本來不認識。
案發前幾天,被害人吳某仗著人多欺負了鄭江。
幾天后,也就是案發當晚,鄭江和幾個朋友在理發店又遇見了吳某。
鄭江決定請朋友洪某為他出一口氣,洪某爽快答應。
在將吳某叫出理發店后,他就用拳頭毆打受害人吳某頭部等處。
吳某猝不及防,當場趴倒在地。
將吳某打倒后,鄭江和朋友揚長而去。
過了半個小時,他們聽說吳某還躺在原地不能動彈,便趕緊打電話叫人將吳某送往附近的醫院。
鄭江原本只是想教訓一下吳某,誰知竟會要了他的命。
無論如何,鄭江和朋友殺了人,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最終,鄭江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在監獄服刑的十多年里,鄭江自嘲自己是“三無人員”——
沒有人去探望過他,也沒有人和他有過書信來往,更沒有人在經濟上資助過他。
看著身邊的獄友都有親人定期探望,鄭江羨慕極了。
但這也讓他更加確信,自己并非父母親生,否則他們怎會如此狠心呢?
直到那個怪夢的出現,他開始動起了尋親的念頭。
2017 年11月17日,鄭江寫了一封求助信,送到監獄長陳慶榮手里。
信的結尾,鄭江再三懇求領導,幫他解開這個心結。
面對這樣特殊的請求,領導們會如何做呢?
在收到鄭江的求助后,監獄長陳慶榮首先安排人員去鄭江家中走訪,試圖了解鄭江的身世。
可惜當時大門緊閉,找不到他的家人。
后來有鄰居透露鄭江身世不一般,“不知道他什么時候生的,也沒擺過滿月酒”。
經過開會討論,陳慶榮和其他領導一致認為鄭江是被拐賣或被抱養的可能性較大。
為了讓鄭江安心改造,他們決定全力幫助鄭江尋找親人!
沒過多久,一篇名為《死刑犯夢到兒時被拐,要民警幫他尋找親生父母,監獄真的行動了……》的尋親報道就出現在了司法部在各大平臺的社交賬號上。
幾十家媒體對文章進行了轉發、報道,央視《等著我》欄目組、寶貝回家尋子公眾平臺等也紛紛加入尋親隊伍。
如此大范圍、巨量的傳播下,很快就有了消息。
尋親信息發布的兩天后,在福建晉江賣早餐的張明英(化名)聯系到了福建省監獄管理局。
她說:“鄭江很可能是我多年前丟失的弟弟,他的鼻子、眼睛,和我哥哥像極了!”
在反復比對了一些細節后,監獄工作人員提取了張明英母親和鄭江的DNA進行比對。
結果顯示,鄭江就是張明英失散多年的親弟弟!
得知消息后的張明英一家泣不成聲,這一刻,他們已經等了太久!
鄭江原來的家,位于貴州黔西的一個普通農村。
母親周老太和丈夫一起養育了六個兒女,三男三女,鄭江是最小的兒子,排行老五。
年幼時的鄭江備受家人寵愛。
父親經常帶著他外出遛彎,和他一起在家門前的稻田、小河里玩耍。
但這一切幸福在鄭江4歲那年破滅。
那天,父親帶著小鄭江去鎮里的集市上買東西,當時人擠人,一不小心就將鄭江弄丟了。
慌張的父親在集市上找了很久都不見兒子的蹤影。
失魂落魄的他回到家中發動所有親戚鄰居幫忙尋找,但鄭江卻像人間蒸發了一般。
從這時候起,整個張家就蒙上了一層陰霾。
據二姐張明英回憶:
“弟弟丟了后,家里人哭成一團,我爸睡在床上哭,媽媽坐在那里哭……”
弄丟了鄭江的父親無比傷心愧疚,整日茶飯不思,走路都走不動。
不僅僅是父母,其他兄弟姐妹對丟失的弟弟也很牽掛。
鄭江丟失第二年,剛滿16歲的大姐,聽說有很多貴州孩子被拐到福建,便去福建邊打工邊尋找弟弟。
鄭江的二姐張明英,后來也到了福建晉江打工。
可以說,鄭江的丟失既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家里人的人生軌跡。
得知弟弟正在監獄服刑后,家里人不僅沒有嫌棄,反而滿是心疼:
”如果有人關心他,他肯定不會這樣子!”
得知真相的鄭江,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他不停地抹著眼淚:“謝謝,謝謝大家,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可能永遠也不會得知真相?!?/p>
最終,福建省龍巖監獄黨委特批了鄭江提出的親情會見申請。
分隔了近30年的一家人,終于能夠再次相見了!
2017年12月13日,會見的前一天,鄭江一夜沒有合眼,就這么熬到了天亮。
第二天早上9點左右,鄭江母親和兩個姐姐早早來到了監獄安排的會見室里等候。
兩個女兒一左一右的攙扶著70多歲的老母親,三人眼也不眨的緊盯著門口。
幾分鐘后,一個和家人面容相似的男子走了進來。
在對視的那一瞬間,鄭江的心中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他沒見過對面這三人,但來自于血脈上的聯系告訴他,這就是他的親人。
鄭江稍微遲疑了一下,便立即“撲通”一聲跪在了老人面前,哭喊著:“媽!媽媽!……”
“兒??!”母親也老淚縱橫,兩位姐姐也早已泣不成聲。
一家人抱著哭成一團,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然而這次團聚,卻有著一個巨大的遺憾。
就在幾個月前,鄭江的父親去世了。
這位老人臨死前都還在哭,他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叮囑孩子們不要放棄尋找弟弟。
鄭江的父親
最終監獄領導批準,讓鄭江在監獄中祭拜父親的遺像。
鄭江跪倒在父親的遺像面前,放聲大哭:“父親,對不起我回來晚了!”
緊接著,一個蛋糕擺在了鄭江的面前。
原來,這么多年以來鄭江從沒過過生日,家人們得知后就想給他補上。
感受著從未有過的關愛,鄭江那顆早已干涸的心重新變得溫暖起來。
多年心結終于打開,鄭江整個人變得煥然一新:
“我感覺現在自己不是一個人了,還有很多親人在等著我。我的人生充滿希望。”
他決定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獄,回去陪伴母親。
有人覺得,為一個服刑人員尋親,是在浪費社會資源:“他做了壞事,憑什么對他這么仁慈?”
其實不然。
親情的感召和鼓舞,是引導人向善的強大力量。
法律的震懾固然有效,但這樣觸及靈魂的幫扶,更有助于打破犯罪惡性循環、阻斷犯罪源頭,你覺得呢?
素材參考來源:CCTV-1《今日說法》死刑犯尋親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拂蘇,一個時而清醒、時而糾結的文藝女青年。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勵職派”(ID:tmp_356139977),轉載請聯系公眾號。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