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等教育格局迎來新一輪洗牌,校友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大學排名顯示,廣西大學以全國第120名蟬聯區內榜首,其"金屬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等王牌專業持續領跑西南地區。廣西師范大學憑借師范教育優勢穩居第二,其漢語言文學、化學學科已躋身ESI全球前1%。
值得注意的是,桂林理工大學以黑馬姿態躍居廣西第三,成為本輪排名最亮眼的突破點。在20強榜單中,廣西醫科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傳統強校保持穩定發揮,北部灣大學、廣西財經學院等應用型高校排名穩步提升,而河池學院、百色學院等地方院校通過特色化辦學首次闖入前20名。
桂林理工第3
從"區域一流"到"廣西前三",桂林理工大學的崛起印證了工科院校的轉型之道。這所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工科院校,依托"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優勢學科,構建起覆蓋航空航天、新能源材料的完整學科體系。
其與華錫集團共建的現代產業學院,近三年孵化出37項國家級科研成果,學生就業率連續五年突破96%。
投資12億元建設的雁山校區,現已建成華南最大地質工程實驗中心,為東盟國家培養了大批礦產資源開發人才。
右醫第13
右江民族醫學院作為桂西地區醫療人才培養重鎮,以"小而精"的辦學策略實現逆勢上揚。該校臨床醫學專業通過國際醫學教育認證,壯瑤醫藥研究團隊成功破譯12種民族藥方作用機制。
特別建設的東盟公共衛生學院,已為越南、老撾定向培養137名基層醫療骨干。其附屬醫院心腦血管介入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年完成2.3萬臺高難度手術,將急危重癥救治半徑延伸至滇黔桂交界地帶。
河池學院第20
從桂西北山城突圍的河池學院,通過"民族文化+智能制造"雙輪驅動實現彎道超車。學院打造的劉三姐文化傳承基地,研發的壯錦數字化保護系統獲國家藝術基金立項。
學校更與華為合作建成河池首個人工智能學院,開發的鋁業智能檢測系統在南方電網投入應用。特別設立的鄉村振興研究院,三年間完成368個村屯規劃,培育的桑蠶新品種使當地農戶增收超2億元。
結語
這份涵蓋25所院校的排名圖譜,清晰勾勒出廣西高等教育的多維發展路徑。頭部院校強化基礎研究突破,醫科類高校深耕區域醫療需求,應用型學院則通過產教融合打開局面。隨著"省部共建"計劃的深化推進,廣西高校正形成"高峰凸顯、高原崛起"的新態勢。對于考生而言,這既展現了"雙萬計劃"建設成果,也提示著志愿填報需更注重專業特色與區域需求的精準匹配。未來五年,這些扎根八桂大地的高等學府,將持續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輸送智力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