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樓給女飛行員,立下條不近人情的規(guī)定,主席:我們不要表演員
1949年秋,北京中南海。一場關于中國空軍發(fā)展的重要會議正在進行。劉亞樓正向毛主席匯報一項計劃 - 培養(yǎng)中國首批女飛行員。會議室里氣氛緊張,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毛主席聽完后沉思片刻,忽然說道“同意。不過記住,我們要的是真正能打仗的飛行員,不是表演員。”這句話,為中國女飛行員的艱辛之路埋下了伏筆。
誰能想到,半個世紀后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群身著航空制服的女性,自信地站在戰(zhàn)斗機旁邊。她們的眼神堅定,動作嫻熟,完全不像是“弱不禁風”的女子。這些女飛行員,正是當年那個看似“不近人情”的規(guī)定培養(yǎng)出來的結果。
回到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那時候的中國,別說是飛機了,連汽車都沒幾輛。要說建立一支空軍,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劉亞樓這個“愣頭青”就是要干。他琢磨著,既然是新中國,那就得有新氣象。憑啥只有男的能開飛機?
這個想法一出,可把很多人嚇了一跳。那時候,別說女飛行員了,就連男飛行員都是稀罕物。有人私下里嘀咕,這劉司令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可劉亞樓不管這些,他認定了這事兒能成。
說干就干。劉亞樓親自挑選學員,最后選了55個姑娘進行訓練。這幫姑娘可真不容易,既要克服身體上的劣勢,還得適應高強度訓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俯臥撐、引體向上,樣樣不落下。有的姑娘手上起了血泡,有的膝蓋磨破了皮,可沒人叫苦叫累。
訓練中最難的是模擬高空缺氧。姑娘們被關在一個密閉的艙室里,氧氣一點點被抽走。有的人頭暈目眩,有的人直接暈了過去。但是,沒有一個人主動認輸。她們知道,這是成為飛行員必須經歷的考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艱苦訓練,最后有14名女飛行員脫穎而出。當她們第一次獨立駕駛戰(zhàn)斗機升空時,地面上的人都驚呆了。這些嬌小的身影,居然能駕馭如此龐大的機器!
但是,成為飛行員只是開始。劉亞樓為了讓她們專心飛行,定下了一條“鐵律”五年之內不許談戀愛,更別提結婚了。這條規(guī)定一出,可把姑娘們愁壞了。正是花一樣的年紀,誰不向往美好的愛情?可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誰也不敢違反。
有人可能會問,這規(guī)定是不是太嚴厲了?其實,劉亞樓也是無奈之舉。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可不容易,國家投入那么多心血。要是因為兒女情長耽誤了正事,那多可惜。再說了,沒有這條規(guī)定,姑娘們哪能心無旁騖地飛得那么好?
就這樣,這幫姑娘在藍天上闖出了一片天地。她們不僅飛得好,在某些方面還比男飛行員強。比如識別地形、操作精密儀器,女飛行員更細心。甚至平均飛行成績都比男生高。
這些成績,讓當時的很多人大跌眼鏡。原本以為女孩子柔柔弱弱,哪能勝任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結果人家不僅行,還干得比男生好!這下子,那些質疑的聲音全都消失了。
回頭看,劉亞樓這個規(guī)定雖然嚴厲,但確實幫助中國培養(yǎng)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女飛行員。這些姑娘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女子不讓須眉,照樣能在藍天翱翔。
有人說,這事兒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個人幸福。咱們普通老百姓看著是挺不近人情,可要是站在國家的角度,又似乎情有可原。這里頭的學問,恐怕不是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能搞明白的。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幫姑娘們,是真的了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