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第五屆西藏網絡影像節正在征集作品,為支持廣大網友的創作與投稿需求,本期節目特邀職業攝影師、攝影講師、攝影博主,北京市朝陽區攝影家協會理事李冬,分享個人西藏主題攝影作品的創作心得,并就西藏攝影創作提出建議。
▲嘉賓簡介與本期節目分享圖片
【作品分享】
▲李冬攝影作品《颶風》
李冬:這張作品是《颶風》,拍攝于2022年,采用無人機拍攝完成創作。當時,我和幾個攝影師朋友同行自駕來到了阿里地區,為探尋獨特的拍攝視角,我們決定不走常規路線。通過地圖研究,我們發現在岡底斯山脈的腹地有一個地方叫帕龍錯,雖然能夠在網上搜索到帕龍措,但是鮮有攝影師涉足此地,這就激發了我們的探索欲,到不到單說,就是想過去看看。
出發前,我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兩輛車都帶好了副油箱,備齊了物資,并提前把地圖下好。然后我們沿著車轍印和牧民道的軌跡,向岡底斯山脈腹地進發,大概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到了這個地方。抵達不久,就突然看遠處出現一陣颶風。因為其實在阿里地區,極端的天氣是較為常見的。我們當時迅速停下車,接著就操控無人機捕捉了這段颶風。拍攝完成后,因颶風逼近,我們即刻撤離現場。
其實當時心情很忐忑,因為在無人區穿行的過程中,與常規道路的行駛體驗截然不同。在公路上行程與方向清晰可測,而在這個地方,根本不知道多久可以從無人區穿出去。懷著一種探索的精神,我們一路繼續往前開,歷時三天,我們從阿里南線成功穿越至阿里北線。這條路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通行道路,途中大多數是荒無人煙的區域,只有零星放牧的牧民。所以,最終我們沿著牧民小道穿越岡底斯山脈的時候,這種突破未知的經歷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
作為攝影師,我熱衷于探索一些未知的領域。但其實在這個地球上,沒有被人探索過、未知的地方實際上已經是不多的了。我覺得我們能夠發現一條沒有人拍攝過的路線,對我而言,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
【作品分享】
▲李冬攝影作品《云頂仙境》(受訪者供圖)
李冬:這張照片拍攝于2022年,作品名字叫《云頂仙境》,這個大概是在下午的三四點鐘的時候拍攝的。之所以如此命名為《云頂仙境》,是因為畫面中遠處的雪山正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冷布崗日。雖然岡仁波齊在岡底斯山脈中聲名遠揚,但它并非山脈最高峰,冷布崗日才是這一山脈的制高點。在此之前,幾乎沒有攝影師涉足此地進行拍攝。
▲李冬一行在高原上更換車胎(受訪者供圖)
為了捕捉冷布崗日主峰的壯美,我們在行程中遭遇諸多挑戰。在無人區行駛時,車輛輪胎意外爆裂,我們在海拔高達5800米的地方體驗了給汽車換輪胎的經歷。這個經歷太難忘了,我們基本從下午持續到天黑才最終成功把輪胎換好。但是由于天色已晚,我們無法繼續前行,只能在兩輛車上過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們繼續向山脈的腹地去探索,前往冷布崗日腹地的道路也是無人踏足的,沒有正規車道的,所以我們同樣只能沿著牧民留下的車轍印前行。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上,我們找不到路的時候就操縱無人機升空去探索路線。經過了一整天的艱難探索,終于抵達了目的地,這個地方再往上走是完全沒有路了。在海拔約5800米左右的這個地方,不僅有巍峨壯美的雪山,還長著很多這種獨特的高山苔蘚,這種植被通常只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極具地域特色。所以在拍攝時,我將這些高原特有的植被作為前景,既展現了高原生態風貌,也作為海拔高度的天然標識,然后遠處雄偉的冷布崗日雪山則構成了畫面的核心部分。
這也是我很難忘的經歷,因為高原上的天氣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剛抵達的時候還是藍天白云,待我們選好機位、調試好設備,剛過了興奮的截斷之后,就看到烏云迅速聚集了起來。在高原拍攝,攝影師深知必須抓住烏云來臨前的一點時間迅速完成拍攝。所以當我快速完成拍攝后,雨雪天氣馬上就過來了,我們只能迅速撤離。當拍攝結束準備返回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下山的路崎嶇難行,基本上走兩步發現找不到路就要停下車來,借助手電筒下車尋路。最終,我們平安順利地下車,這段充滿挑戰與驚險的拍攝經歷令我難以忘懷。
【作品分享】
▲李冬攝影作品《拉薩之光》(受訪者供圖)
李冬:這張照片我給它起名叫《拉薩之光》,因為在拍攝拉薩地標性建筑布達拉宮時,無論是藥王山還是在城市里,這些傳統的機位已經被廣泛使用,作品趨于同質化。因此,我突然萌發出從遠處捕捉拉薩全景,同時完整展現布達拉宮風貌的創作構思,這一想法也成為了我此次拍攝的一個“執念”。
為了尋找獨特的視角,當時我們也是通過看地圖不斷探索,最終發現一處山頂位置,能夠將以布達拉宮為中心的拉薩全景盡收眼底。當我們真正到這個地方確定拍攝地點之后,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在拍攝過程中,我選擇用長焦鏡頭,將遠處的山體納入畫面中。同時通過保留山體元素,以自然景觀作為背景,襯托出布達拉宮在拉薩城市中的宏偉氣勢。而且在拍攝時間上,我選擇了日落之后,城市燈光微亮的藍調時刻。這個時候相較于天完全黑下來之后的拍攝效果,此時此刻的光線能夠清晰地呈現布達拉宮初綻的燈光璀璨,同時也能夠細膩地保留城市建筑的細節,將拉薩獨特的城市風貌與光影魅力完美定格。
【創作建議】
▲李冬攝影作品《希夏邦馬》(受訪者供圖)
▲李冬攝影作品《云頂天宮》(受訪者供圖)
李冬:對于計劃前往西藏進行攝影創作的愛好者,我的建議是,在攜帶攝影器材時,除廣角鏡頭外,長焦鏡頭也必不可少。因為廣角鏡頭具有廣闊的視野,適合拍攝星空、近景以及宏大的自然景觀,能夠展現西藏廣袤天地的壯闊氣勢。而長焦鏡頭則能夠捕捉到廣角鏡頭難以企及的細節,無論是草原上奔跑的野生動物、天空翱翔的雄鷹,還是遠處巍峨的雪山,都能通過長焦鏡頭以獨特視角進行特寫拍攝,呈現出細膩而震撼的畫面效果。
《我的光影西藏》第五屆西藏網絡影像節系列專訪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制 薛立勝
策 劃 蔚 力 鄭 偉
制 片 鄭 偉
采 編 曹川川
攝 制 王肇鵬 劉 昌
后 期 王肇鵬 鄭 偉
視 覺 王瑞娜
推 廣 孟 超 王雁青
實習生 章雯珂 張海赫 徐 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