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秘書長開麥怒噴,屈居于美國主導之下的北約,或在不遠的未來成為歷史?特朗普一覺醒來發現,美國居然面臨著被踢出北約的風險。
諸國籌謀另起爐灶,竟是為了同時對付中美俄?打算一口氣將“上三常”得罪光的“老歐洲”們,能抗住聯起手來的中美俄嗎?對于北約內部突然涌現的“反美”態度,被特朗普政府視作“全面競爭對手”的中方,又該如何自處呢?
“很顯然,美國已經主動讓出了自由世界領導者的位置。”日前,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在一場所謂“民主峰會”的發言中說到。
這拉斯穆森不僅出任過北約秘書長,而且于2001—2009年擔任了丹麥首相,是一只活脫脫的政壇老狐貍。
如拉斯穆森這種老牌政客,都已經開始主動出擊、大肆抨擊特朗普政府了。如此看來,這“天下苦美久矣”并非一句空話,甚至在美國的所謂“盟友”身上,都越來越有跡可循。
那么這一次,丹麥前首相、北約前秘書長親自出面聲討美國的理由是什么呢?按照拉斯穆森自己的說法,是因為特朗普自上任之后就不斷推出“自斷臂膀”的政令,顯著地削弱了北約的實力和內部凝聚力。
說白了,這丹麥人就是以“特朗普援烏不積極、外交立場有問題”為切入點,意圖將美國拉下神壇。
但問題是,美國不僅是創立“北約”組織的倡議者和原始國,更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軍事、國防倚仗。這身為北約前任秘書長的拉斯穆森居然公開孤立美國,怎么看都有股“倒反天罡”的意味。
沒了美國,其他“原北約國家及其伙伴國”又該何去何從呢?北約前秘書長“帶頭”與美反目的底氣又是什么?關于這些國家的后路,“腦洞大開”的拉斯穆森倒是給出了解決辦法:
“歐盟、英國、新西蘭和日韓澳加,我們完全可以拋開美國另起爐灶,成立新的七國集團來抵御安全風險。”“而這里所說的風險,指的是美國霸權和中國崛起帶來的安全威脅。”拉斯穆森隨后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北約前秘書長除了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地表示“新七國集團成立,對抗中美是核心目的”之外,還扯上了“上三常”中的另一個國家俄羅斯。
“特朗普和普京都希望(俄烏)戰爭很快結束?事實上,戰斗很可能繼續持續下去。”拉斯穆森對記者表示。
公然將中美視為威脅的同時“宣戰”俄羅斯,這(除美國之外)的北約諸國,究竟底氣何在?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聊一聊進入2025年以來,一眾歐盟、亞太國家的“重整軍備”計劃了——
比如英國。前些時日其首相斯塔默就在公開場合做出了“英國會在2027年將軍費占GDP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7%”的承諾。
再比如法國,隨著美俄關系日漸緩和,其總統馬克龍也下達了增加國防軍事開支的命令。根據最新數據,2025—2030年期間他計劃為國防部撥款4100億歐元。這一數字比2019—2024的2950億提升了40%以上。
還有德國。其新總理默茨更是借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機會,拋出了一個預算超過1萬億歐元、規劃時間超過十年的超大“重整軍備”計劃。
英法德等歐洲領袖國家在國防軍事建設上真金白銀的投入,讓拉斯穆森底氣十足。但問題是,這些截至目前為止仍舊僅存于紙面上的“戰爭潛力”又怎么抵得過俄羅斯過去三年間在戰場上血拼得來的真正“戰力”呢?
哪怕拋開俄羅斯不談,就歐盟現在遍地美國駐軍的情況,別說另起爐灶了。一旦真的有大規模戰爭來襲,歐盟也好、日韓新澳也罷。恐怕連最基本的軍事自主權都不具備。至于中國,站在我們的角度,至少要有兩點認知和收獲。
一方面,這北約前秘書長口中的所謂“新七國集團”,無非是換湯不換藥的七國集團。“踢掉”美國之后,新集團就會對中國釋放善意?想都不用想,這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雖然“新舊七國集團”從本質上來講是換湯不換藥,但站在外交角度看,我們可以利用歐盟、亞太諸國對特朗普政府的離心離德做些文章,分化、疏遠歐盟與亞太的同時孤立美國。
不是想通過貿易戰、關稅戰讓中方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嗎?那么倘若中方瞅準機會來個反包圍,這美國人又該如何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