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國共雙方的一場大決戰,戰役之前,劉帥為了讓粟裕能無后顧之憂地發起戰役,以誘敵深入的方式將白崇禧的華中部隊拖到豫西的大山里面轉圈圈。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劉帥在兵力部署上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以第二、六縱隊和桐柏、江漢軍區部隊大造聲勢,偽裝主力迷惑敵人,而主力部隊則悄悄北上,前往隨時準備策應華東部隊。
華中白崇禧在看到我二、六縱隊聲勢浩大的進攻后,大喜過望,他以為我軍兩側同時出擊,華東攻擊粟裕、中原野戰軍進攻他自己,是犯了分兵作戰的大忌,所以立即命令黃維兵團與張淦兵團向我二、六縱隊進攻。而實際上我軍主力部隊早已經北上,一世聰明的白崇禧此時兩個兵團,被我軍兩個縱隊牽引到伏牛山轉山去了。
隨著淮海戰役的爆發,蔣介石想在徐州與我軍決戰,而此時黃維還在豫西一帶,被我軍牽制轉圈一個多月了,部隊已經是疲憊不堪。戰況緊急蔣介石越過白崇禧直接給黃維發電報,要求黃維快速向徐州集中,黃維作為老蔣的鐵粉,自然是一刻都不敢怠慢。
為了讓黃維快速趕到徐州,蔣介石親自為其選擇了一條行軍路線,從確山出發,一路經過正陽、新蔡、阜陽、蒙城、宿縣然后到達徐州,這條路線從地圖上看是一條幾乎完美的直線,這也足以見到蔣介石當時急不可耐的心情,而這也恰恰說明劉帥前期帶著黃維轉圈消耗了黃維兵團很多時間,使得黃維不能第一時間東調,并且由于被我軍調離了鐵路,無法乘坐鐵路前往,只能徒步前往,前進的速度就慢了很多。
劉帥得知黃維兵團東進之后,自然不會讓他如愿,黃維兵團雖然被我軍消耗了一段時間,但是部隊并沒有損失,而且作為機械化兵團他們行軍速度也是非常可觀。為此劉帥做了兩手部署:第一,令第六縱隊實行尾追,不讓黃維兵團順利東進,同時要求第二縱隊協同第六縱隊堅決拖住黃維兵團;第二,命令豫皖蘇軍區地方武裝和第一縱隊第二十旅正,于前方阻擊敵人。
當時豫皖蘇軍區司令員為張國華,他的計劃為:第一縱隊第二十旅沿洪防御,第二梯隊在太和、阜陽一線的潁河岸邊阻擊。當時張國華所屬部隊不多,面對機械化的黃維兵團,不可能正面抗衡,只能依靠河流等天然的地利阻擋,所以說張國華的方案沒有問題。
當劉帥聽到張國華的方案后表示贊同,同時劉帥要求張國華,第一發動群眾參加,破壞解放區內的橋梁,減緩黃維兵團的速度;第二收集船只。劉帥的這兩項安排可謂是先見之明,料敵于先,可謂神之預判。
黃維接到老蔣命令后,不等部隊補充彈藥就急急忙忙地出發,為了保證前進速度,黃維親自帶領18軍沖在前面,計劃連渡洪河、潁河,直達蒙城地區。然而當他指揮部隊強渡洪河時候,遇到了阻擊部隊的頑強抵抗,黃維眼看不能快速攻下我軍陣地,便安排一部分兵力在前面佯攻,吸引我軍部隊,另外主力部隊則繞至下游新蔡、李莊橋一線渡河。
當我正面阻擊部隊發現黃維已經繞開洪河時候,黃維兵團已經開拔幾十里遠,追是確定追不上了,第二十旅旅長吳忠深知黃維兵團如果阻止不了,將會對整個戰局產生影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便將當面的情況立即向劉鄧發報。
劉帥在看到電報后,并不著急,仿佛一切在他預料的一樣,他立即命令吳忠率部前往界首,計劃來個“借西風”,飛達阜陽,吳總接到電報后還很疑惑,但是他依舊按照劉帥的部署率領部隊飛奔界首。
當吳忠趕到界首后,此時張國華已經等候多時,然來劉帥早就提前預料到國民黨有繞開洪河的可能,但是我軍部隊有限,又必須在洪河設防阻止黃維兵團,這樣他才會改道。而讓張國華收集船只,就是為了等此刻能快速運兵,當時西風凌厲,而界首到阜陽又是一路向東,可謂既借水勢,又借風力,吳忠率領20旅上船后,我軍一夜順風順水,第二天早晨全部到達阜陽渡口。
等到國民黨第二天準備渡過潁河的時候,我軍剛剛進入工事,國民黨感到不可思議,難道說我軍是天兵天將,一夜之間就神兵天將地跑到了他們前面。其實擋住黃維兵團的確實是“神”,不過是軍神劉伯承,他提料敵于先,提前預判,又利用天時地利,巧借西風,一夜將我軍運送到潁河邊上,成功阻擊黃維兵團。
此后便是激烈的潁河阻擊戰,此戰雙方激戰兩天兩夜,黃維久攻不下,又不得已在下游迂回渡河,但已耽誤了兩天時間,為我軍主力部隊包圍黃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