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剛剛啟動對俄羅斯的第17輪制裁方案,并正在制定第18項制裁方案,而迄今為止,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都沒有采取新的對俄制裁措施。
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后,特朗普回應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關于對俄羅斯采取新制裁措施的呼吁:“美國是否制裁俄羅斯的決定僅由美國總統做出”,盡管事實上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并無法做到這一點,畢竟,國會兩院可以強行通過并啟動對俄制裁,但這表明了特朗普的態度。
此外,在被記者問題是否擔憂俄羅斯在芬蘭和挪威邊境附近增兵時,特朗普回答:“我一點也不介意”。
不僅烏克蘭,歐洲也應該意識到,即便做出了巨大讓步,甚至是答應了特朗普的近乎全部要求,特朗普也不會站在自己這邊,歐洲和烏克蘭要么必須真正意識到只能依靠自己并行動起來,要么就要同意俄羅斯的條件:烏克蘭實質上投降,歐洲則直接面臨俄羅斯的軍事威脅。
特朗普并不在乎歐洲,更不在乎烏克蘭,既不想帶領美國為盟友和烏克蘭承擔責任,又想要攫取實現“和平”的貪天之功,既當那啥又立牌坊。
參加國會聽證會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也承認特朗普政府并不急于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而是在等待克里姆林宮的停火條款,因為特朗普認為對俄羅斯施加額外的壓力可能會破壞潛在的談判。
盧比奧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烏克蘭戰爭的核心問題是:俄羅斯想要一些它沒有而且也沒有權利得到的東西,而烏克蘭想要一些它無法通過軍事手段奪回的東西。”
瞧,特朗普他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就是不愿站在烏克蘭這邊,不愿真正的幫助烏克蘭,反而向烏克蘭施加巨大壓力,卻對克里姆林宮表現出了充分的理解,理由僅僅是普京對特朗普的“尊重”。
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后,不僅沒有新的對俄制裁,也沒有新的軍事援助,盧比奧在國會聽證會上同樣承認了這一點,“美國尚未決定是否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新的軍事援助,但美國并未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盧比奧這就睜眼說瞎話了,在2月28日白宮會談談崩后,特朗普親自下令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這成為烏軍被迫撤離庫爾斯克大部分控制區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更早一些,1月30日,也就是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僅一周,國防部長赫格賽斯就口頭下令,要求暫停從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和卡塔爾烏代德基地起飛的11架軍火運輸航班,這些貨機滿載原本運往烏克蘭的導彈和炮彈;
烏克蘭方面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異常,原定2月1日抵達的“海馬斯”火箭彈遲遲沒有交付,位于波蘭邊境附近的周轉中心積壓了大量武器集裝箱,“堆成了山”,基輔詢問華盛頓,卻發現白宮、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竟無人知曉此事。
直到路透社曝光,外界才知道此事,白宮的解釋是赫格賽斯擅作主張,試圖借此向烏克蘭施壓,特朗普并不知情,到底是不是這樣,恐怕只有特朗普本人知道。
盧比奧也知道烏克蘭現在缺乏“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強調美國及其盟友也缺,生產速度不夠,消耗速度比補充速度更多,強調美國正在與擁有“愛國者”系統的北約盟國合作,將導彈運往烏克蘭。
烏克蘭對“愛國者”防空系統相當滿意,這種美制防空系統不僅能夠攔截“伊斯坎德爾-M”和KN-23彈道導彈,還能攔截“匕首”和“鋯石”,前者屬于空射彈道導彈,后者則屬于高超音速導彈,但問題在于,烏克蘭一直沒有足夠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和攔截彈。
烏克蘭目前正尋求制造“愛國者”防空系統及其彈藥,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剛剛會晤了雷神副總裁喬·德·安東尼奧,商討擴大合作事宜。
在國會聽證會上,民主黨參議員珍妮·沙欣說“普京把特朗普當小提琴拉”,盧比奧不同意這種說法,稱“普京今天醒來時,制裁還在;烏克蘭依舊得到了我們和盟友的軍事支持”,珍妮·沙欣隨即反駁:“普京贏得的是時間,而俄羅斯不受壓力的時間越長,它侵占的烏克蘭領土就越多。”
參議員珍妮·沙欣說得很對,克里姆林宮確實在搞拖延戰術,拒絕了特朗普的30天全面停火提議,不給烏軍鞏固防御的機會,不管特朗普到底是否意識到自己被耍,他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幫助克里姆林宮,板子都打在了烏克蘭身上。
最新消息顯示,特朗普政府剛剛起草了一項計劃,準備驅趕那些來自沖突地區的難民,諸如阿富汗、巴勒斯坦、敘利亞和也門等地,同意自愿回國的難民將獲得1000美元獎勵,這可能導致約20萬烏克蘭難民被驅逐出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