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門是電子鎖,我外出看病前還給物管打了招呼,結果業主群停電的通知我卻沒收到。等我一個多月后回家,滿屋子都是酸腐味?!?/p>
近日,北京市民張女士向華商報大風新聞反映說,她后來從物業處得知4月13日小區臨時斷電,恢復供電后需要手動重啟家中電閘才行。她認為物業沒有盡到告知責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冰箱里的食物全變質
看病一個多月后回家——
家中彌漫令人作嘔氣味,冰箱里的食物全壞了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北京市通州區萬科瑞繡佳園,3月29日她離開家前往天津看病,直至5月10日才返回。
當晚11點,她剛打開家門,一股刺鼻的酸臭味便撲面而來,令人作嘔。此時她發現,家中處于斷電狀態,可電表里明明還有余額。張女士趕忙聯系物業,電工師傅趕到后,將房間的電閘拉下,等待數秒后重新推上,家里這才恢復了供電。
圖為冰箱的抽屜
恢復供電后,張女士第一時間查看冰箱,發現里邊的食物全部腐壞、發霉、長毛,散發著難聞的刺鼻氣味,令她瞬間忍不住差點嘔吐。
張女士介紹,冰箱食物腐壞損失是一方面,家具、衣物以及被褥也染上了難以去除的異味,令她苦惱不已。
大風天氣臨時斷電——
物業在業主群里發了通知,唯獨她被“遺忘”
第二天,張女士從鄰居那里了解到,4月13日小區因北京大風天氣臨時斷電,物業在業主群里發了消息:“尊敬的各位住戶您好!由于大風天氣,供電局電壓不穩,導致臺湖片區住戶停了一下電,現已恢復。如還沒來電,大家只需要把屋內電閘(大概在廚房位置頂柜旁邊墻上,如下圖)全部重新拉下來,然后再合上去,等幾秒鐘就來電了。如果還是沒電,可以致電值班室24小時電話?!?/p>
張女士向記者出示了她和物業管家就此事維權的聊天記錄,其中物業管家稱當天確實通過系統向業主群發了消息,但為何張女士沒有收到,她也不清楚。
物業曾群發停電通知
認為物業工作不細致——
自家大門是電子鎖,具備遠程開門功能
張女士表示,自家大門是電子鎖,具備遠程開門的功能。要是當時收到這條消息,她完全可以讓物業工作人員或者鄰居幫忙去查看家里是否恢復供電,這樣就能避免食物腐壞的情況發生。
張女士說,4月2日她曾致電物業管家,拜托其幫忙保管門口網線盒的貓砂,并且明確告知物業管家自己去天津做手術,預計五一節后才回來。
張女士還提到,她所居住的小區屬于商住房,物業有責任和義務就供電問題及時通知每一位業主。她疑惑地說:“恢復供電后,物業安排人上門詢問情況,我家沒人應答,難道就這么輕易把我家給漏了?”
目前,基于冰箱內食物腐壞造成冰箱受損,以及部分家具、衣物、被褥異味難以清除等問題,張女士堅持認為物業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5月21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了涉事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對方稱張女士反映的情況不屬實,還表示會有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進行詳細答復。但截至發稿,記者未獲回應。
律師給出專業解讀——
物業理應根據自身過錯,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針對此事分析說,依據《民法典》第652、653條規定,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斷電,供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搶修;未及時搶修,造成用電人損失的,同樣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具體到這起事件,如果物業在通知過程中遺漏了張女士,那么物業的工作確實存在不足。對于長期外出的業主,物業應當采取多種通知方式,例如電話、短信、小區業主群公告等,以此提高通知的覆蓋面和有效性,確保更多業主能夠收到通知。
趙良善表示,既然物業沒有履行好通知義務,導致業主未收到通知并遭受損失,依據《民法典》第1165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以,在此次事件中,物業理應根據自身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趙良善提醒廣大業主,雖然業主長期外出并沒有法定義務向物業報備,但從保護自身財產以及明確判斷物業過錯責任的角度考慮,業主最好事先向物業報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財產權益。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謝濤 編輯 劉夢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