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年發行的歌曲「北國之春」,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民間歌曲之一。它描述了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對北方家鄉的思念。而這首歌的演唱者千昌夫的家鄉,正是巖手縣。
2014 年 12 月初,我們來到了劉巖的家鄉,日本巖手縣的一關市藤澤町。這里都是山地丘陵地形,初冬的季節,家家戶戶門口都掛滿了晾曬的風干柿子。
劉巖家的老房子就坐落在一個半山腰,朝南面向著山谷,門前的田里鋪著一層薄薄的雪。
這里的地勢和我長大的地方很像,我們家的這里也有房子,還有一個小院子,小時候我們就在這里玩。下面是一條溝,溝里面是田地,前面就是山。不過這里比我長大的地方大一些。
■圖 / 劉巖的老家
劉巖回憶錄:
我出生的地方有松樹、栗子樹、還有柿子樹。 到了秋天,樹上結滿栗子,我們經常撿栗子玩,非常開心。栗子樹的西邊有一個小水池,里面擺著干枯的樹枝。周圍柿子樹有十幾棵,總是結滿了柿子。 我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
劉巖老家的房子很大,應該是翻新擴建過很多次,但里面堆滿了雜物,像是已經沒有人居住了。
1944 年秋天,為了給丈夫治病,劉巖一家短暫地回日本生活過幾個月。 1940 年離開日本時還是山口秋子,回到家鄉已經結婚生子,成為了浦山秋子。雖然父親很歡迎女兒一家的到來,但畢竟多了幾張嘴吃飯,浦山秋子努力地幫忙干農活,生怕給娘家人添麻煩。
劉巖回憶錄:
雖然忙得不可開交的家人們開心地迎接了我們,但是在這個環境里,丈夫的病無法得到醫治。 道子、笙子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比如和差不多歲數的侄子一樣都喜歡惡作劇,把父親養的雞下的 20 多個蛋從雞窩里拿出來打碎吃掉;比如到巖手縣后不久,晚上不能和媽媽一起睡就大哭,這讓我非常煩惱。 到了晚上,我拽著道子來到昏暗的池塘旁邊,脫下她的褲子,用力地打她小小的屁股。 道子,你不是姐姐嗎?這里不是我們在滿洲的家,這里是姥爺家,所以不要那么任性。我一邊怒斥著道子,自己的淚水也充滿了眼眶。
我看到了房子旁的池塘,她曾在這里打她的孩子。
浦山秋子也在書中提到,當時打道子屁股的時候內心的糾結和難受。
我覺得她后來的余生中肯定會經常回想。當時打道子屁股時的疼愛和難過,和后來殺死兩個孩子相比,甚至是一種幸福。她再也沒有機會打孩子的屁股了。
浦山秋子在回憶錄的手稿里提到那棵栗子樹,我也找到了。
■圖 / 浦山秋子回憶錄中的栗子樹
她對 80 年前的記憶描述得都特別清楚,而且很驚奇的是這里的樣貌都沒有太多的變化,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棵栗子樹比當年粗壯了很多,我只能抱住(栗子樹的)一半。
劉巖回憶錄:
看著侄子和兩個女兒把母雞生的蛋拿出來放進圍裙,開心地吃的可愛樣子,我欲哭無淚。 也曾把道子帶到板栗樹的旁邊,用粗繩子把她一圈圈綁起來,然后自己去干農活。
道子小小的身體就綁在這里,母親可能就在旁邊耕種。
孩子淘氣,丈夫又要人照顧,為了不給父親添麻煩,浦山一家決定回中國。他們費盡周折,買到了兩張回中國東北的票,于 1945 年 5 月回到位于吉林樺甸縣的八道河子開拓團。
但命運像是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沒想到三個月后,日本戰敗的消息傳來,全家決定自殺。
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該是她對于家鄉,對于日本幾乎全部的記憶。
像秀華說的,劉巖在晚年的時候吃著栗子飯,一直在若有所思的樣子。
我此刻坐在這里嘗試去想象,她那個時候腦子里浮現出的畫面是什么樣的。可能就是我現在眼前看到的這些景象:這些樹、田埂、地上的葉子,包括風吹過樹梢上葉子的聲音,她想的應該就是這些,但是卻再也沒有能回來。
■圖 / 愛哲坐在栗子樹下想象劉巖思念家鄉的畫面
下坡的地方有一戶鄰居老夫婦
從劉巖家往坡下走不遠,有一戶人家,這是最近的一戶鄰居。我們打算走進去打聽一下,問問他們知不知道劉巖。
屋里住著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夫妻,他們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們,擺出了一桌子的點心和茶。
■圖 / 鄰居十分熱情的招待了愛哲
愛哲:
我是來自中國的一個媒體人,我一直在收集一些普通人的真實故事,這次來到這里是因為我的接生婆——浦山秋子,她出生在這個地方,所以我想來看看她長大的地方是什么樣子。 您能認出來這個人嗎?
我拿出劉巖的照片,沒想到老爺爺一下子就認出來了。劉巖在中日恢復邦交后回日本探親,爺爺作為村里的青壯年,和劉巖的侄子隆雄忙前忙后地負責接待。
劉巖回憶錄:
伴隨著月臺傳來的「一關站」的報站聲,火車緩緩停下,然后我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在車站的月臺上掛著毛筆寫的橫幅,上面寫著「歡迎浦山秋子回來」。 最大的姐姐拿著散發著香味的百合花和各色相配的花束站在那里,旁邊站成一排歡迎我的是侄子隆雄、嫂子艷子、姐姐豐子、妹妹政子,還有藤澤町的官員們和親戚們。 我下了車后迅速走到大姐身邊,姐姐把花送給了我。分別 27 年,止不住的淚水里包含了我們的千言萬語。 致辭結束后,我們坐車回家,鄉下的茅草屋頂變成了現代化的屋頂,室內也變得更加氣派了。
爺爺名字叫山口喜一,跟山口秋子家既是遠親,也是近鄰,和劉巖的侄子隆雄更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而隆雄,就是小時候跟道子、笙子一起淘氣的那個人,也是后來要求劉巖在放棄財產協議書上簽字的人。
1945 年初的時候他們回來,帶著道子和笙子那兩個小女孩,道子應該是比爺爺小幾歲。和爺爺聊天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道子還活著的話,應該現在和他年齡差不多。
雖然那時候還小,但爺爺還有印象,1945 年見到過劉巖的兩個孩子。或許因為是太過悲傷的記憶,劉巖后來回日本探親的時候并沒有跟所有人講發生了什么,這對老夫妻從我這里第一次知道那兩個孩子被殺的事情,奶奶有些哽咽。
■圖 / 奶奶在看愛哲手機里關于劉巖的信息
1945 年時劉巖回日本那次,爺爺的記憶不多。但 1974 年劉巖回來探親的時候,村里和町、縣政府都舉行了非常隆重的歡迎儀式,爺爺和隆雄操辦了很多次的酒席,當時也一起拍攝了很多合影留念。
滿滿導演翻譯爺爺的話:
因為那時候農民其實還是很窮的,而且那年好像豐收不是很好,所以大家生活比較窮苦。
愛哲:
當時秋子也擔心給家人帶來負擔。
滿滿導演翻譯爺爺的話:
對,所以她當時看到他們這么歡迎她,她當然很開心,但是同時她也覺得如果她回來的話,家里應該會非常困難,因為本來家里的生活就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還是在她走的時候給她帶了很多煎餅,就是一種日本的小菓子(點心)。 大家互相給錢,她還帶走了一臺洗衣機。他記得很清楚,剛重逢的時候,當時她回來在村口,家里人互相擁抱、哭泣,平時可能不會見到這種場面。
劉巖回憶錄:
過了幾天,政府邀請我仔細說了我作為日中友好使者的外國人享有的特別待遇的事情和戰敗后我被救助而活下來,一直以來在正式的醫院工作至今的事。 這次我收到了長崎青年代表團給的 4 萬日元,縣政府、町政府給的慰問金,以及親戚們給的 5 萬日元等,回中國的時候我帶了很多錢,也買了很多禮物。 我帶著依依不舍之情乘上了「日本民航 JAL」,再見了日本。
■圖 / 大家給浦山秋子辦的歡送會
帶著大家送的錢和洗衣機,劉巖回到了中國。幾個月后,她就退休了。之后的將近二十年里,她做起了接生婆,繼續她的接產工作。直到他們一家回日本。
非常遺憾,就在我找到劉巖一家的 2024 年二月份,劉巖的侄子隆雄去世了,他剩下的家人不多了,就搬到了附近的一個小房子里居住。
我沒辦法直接問隆雄為什么讓自己的秋子姑姑簽字保證不回老家生活,但好在,隆雄跟這個發小爺爺吐露過自己的內疚。
滿滿導演翻譯爺爺的話:
隆雄很遺憾在秋子死的時候,沒有能夠去她的葬禮,他覺得自己沒有臉參加葬禮,因為他沒有當秋子回國時候的保證人。秋子的兄弟姐妹已經年齡很大了,沒法當保證人,所以他是當時家里做決定的那個人。 因為秋子家總共有五個兄弟姐妹,都需要隆雄去照顧,他覺得秋子回來有點負擔不了,所以當時他沒有當秋子的保證人。 雖然他是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秋子是他的姑姑。 所以隆雄最后聽說秋子死的時候,他也沒有臉問自己能不能參加葬禮。他很愧疚,也很遺憾。
愛哲:
我覺得這是今天最幸運的事情,雖然沒有見到隆雄,但是見到了您二位,聽到了很多關于浦山秋子的記憶,這是我今天最大的驚喜,謝謝您!
老夫妻讓我嘗嘗他們風干的柿子,真的很好吃。比中國的柿餅軟一些,特別甜,還保留了一些汁水,非常軟糯。
我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我媽都會給我和弟弟買凍柿子。盛一臉盤清水,把凍得硬邦邦的柿子放到盆子里,不一會兒,水就結了冰,而柿子,慢慢地變軟、化開,拿起來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像果凍一樣可以吸出來,甜的不得了,那是我小時候的甜蜜記憶。
爺爺奶奶跟我說,他們小的時候很窮,柿子就是少有的能吃到的甜食。他們家的房子外面掛滿了一串一串的柿子,遠遠一看,像是掛滿了小燈籠,非常好看。
■圖 / 鄰居家掛的「柿子串」
從中國東北的凍柿子,到日本的風干柿子,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卻有著對甜蜜的共同記憶。
臨走前這對老夫妻給我們帶了幾大包柿子,讓我們帶回去給大家嘗嘗。
浦山秋子的侄子隆雄,就是當時和道子一起打破雞蛋一起淘氣過的人,得知他晚年的時候對這件事情也非常內疚,我覺得如果把這個消息告訴秀華和宋黎明的話,她們應該也能得到一些安慰。
留給未來的禮物
臨走前,我想在劉巖小時候玩耍的栗子樹下揀幾顆栗子帶回去,作為紀念。
圖 / 愛哲撿了幾顆栗子作為紀念
我回國的那個周末,正好要舉辦一場故事開放麥,主題是「留給未來的禮物」。我會讓每個參加的嘉賓都帶一件物品,是他們想留給后人的東西,講講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我可以把這個(栗子)帶過去。
在成都舉行的故事開放麥上,我跟在場的五百多位觀眾,簡單地講述了尋找劉巖的故事。
這幾顆栗子是上周我在日本巖守縣的一棵樹下找到的,它們也標志著我十幾年的尋找終于畫上了尾聲…… 我從小就知道我是一個日本人接生的……她的女兒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她們很驚訝于,自己母親接生的孩子,在幾十年之后會去尋找她的故事……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有一些物件會一直保留著,它可能不太起眼,它可能平時藏在一個角落里,但是你每次搬家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地帶著它。你希望將來即使你不在了,也有人能發現這個物件,想去了解這個物件背后的故事,這其實就是你留給未來的禮物……
留給未來的禮物,重點是物件背后的那個人和故事。但一個人的故事對不同的聽者而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體會。我知道,最關心劉巖命運的,一定是我家鄉的家人和老鄰居們。
所以在下一集,也就是整個系列的最終篇,我將從劉巖的家鄉回到我的家鄉,把劉巖的故事帶回去。
*未完待續
來自故事君的溫馨提示
微信公眾號最近改版了,如果你沒有給 故事FM 加星標,將有可能無法收到 故事FM 的大封面推送,我們可能因此在信息流里錯過。
為防止走失,我們邀請你做一個小小的動作,給 故事FM 微信公眾號加個星標,方便你及時「捕捉」到 故事FM 的每期故事。
↑歡迎「關注」故事FM 并設為星標
-視覺設計 張昭
??
聲音紀錄片第四集Staff
導演|愛哲 房滿滿
錄音|佐藤洋祐
回憶錄翻譯|韓正穎
劉巖配音|賢子
剪輯|嚴硯瀅 愛哲
聲音設計|嚴硯瀅
運營&宣發鳴鳴 王家貓
實習生|俞柯伊
視覺設計|張昭
BGM List
01.Story FM Theme Dream version - 桑泉
02.北國之春 - 遠藤實
03.土地 - 彭寒
04.交錯 - 桑泉
05.珍貴的人 - 彭寒
06.綠色的扣子 - 桑泉
bd@storyfm.cn
出品|聲音故事傳媒「故事FM」
版權聲明:聲音故事傳媒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故事FM
故事FM是一檔親歷者自述的聲音節目
蘋果播客 | 網易云音樂 | 喜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樂 | 荔枝FM | 懶人聽書 | 酷狗音樂
均可收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