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結束中東之行,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中方拋售美債,美方急了,特朗普表示愿意訪華,中國會答應嗎?
在美總統特朗普錯誤的關稅政策下,美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沖擊,尤其是中國的關稅反制,讓美方重新審視了中方的經濟實力。各方壓力下,特朗普于5月13日至16日先后訪問了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其中沙特承諾在未來4年內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并同意和美國簽署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阿聯酋表示在未來10年內,對美投資1.4萬億美元。不難看出,特朗普這次中東之行更像是一次斂財之行,白宮興奮地表示特朗普拉來了超2億美元的投資,但具體情況卻并非如此。
拿1420億美元的軍售訂單來說,這個金額可以說是破了全球紀錄,要知道俄羅斯2024年的軍售額才137.5億美元,法國為76.98億美元,中國只有32.16億美元,三國加起來還不到美國這筆軍售的零頭,不難看出這次軍售的“水分”有多大。在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沙特曾宣布在未來十年將采購350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如今8年過去,實際采購量還不到500億美元。再看所謂的對美投資,阿聯酋2024年的GDP才4400億美元左右,財政收入還不到200億美元,要想在未來十年對美投資1.4萬億美元,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不難看出,中東三國是在配合特朗普演一出戲,在其關稅政策失敗的背景下找個臺階下,讓特朗普對美國民眾有個交代。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卻沒給美國“面子”,當地時間5月16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至此美國在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內都失去了AAA的最高等級。值得注意的是,在穆迪下調美國信用等級之前,美財政部發現中國在3月份拋售了189億美元的美債。在兩大因素合力下,近日短期和中長期美債的收益率紛紛暴漲,突破了4%的“紅線”。美債是美國經濟運轉的基本盤,美債收益率的上漲反映出的是需求不足,這將影響美國未來的舉債空間,對此特朗普急了,近日他喊話中國稱非常愿意訪華,與中國談一談。
對特朗普的話,中方沒發表任何評論,自中美在日內瓦達成降稅協議后,特朗普政府先后對華為芯片和中企出招,以長臂管轄打壓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為后期的中美關稅磋商注入了負能量。以中國的經濟體量,是全球能負擔美債輸出的主要國家之一,特朗普找到中國,一方面是想勸說中國購買美債,另一方面是想讓中國取消在關稅、稀土等方面的反制措施。但正如中方的一貫立場,美方要想談,就不要說一套做一套,應拿出誠意來跟中國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