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那通兩小時的越洋電話,徹底撕開了俄烏沖突死局的口子。
特朗普這次真把俄羅斯最想要的東西擺上了談判桌——用全球經濟準入的鑰匙,換普京點頭停戰。
這波操作看似簡單粗暴,實則藏著美俄戰略博弈的終極底牌。
這場交易的核心,是特朗普用解除國際制裁的“金鑰匙”,撬動普京的戰略讓步。
電話結束后,普京那句“極其有益”的外交黑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老美這次給的實在太多了。
而特朗普對于這次談話也是非常滿意,強調談話十分順利,當然美俄兩方的談話,除了兩國之外,烏克蘭方面也是特別關注。
三年了,俄烏沖突的空氣幾乎凝固,可是誰能想到,2025年5月19號,一通兩小時的越洋電話,竟然吹皺了這潭死水?電話那頭,克里姆林宮的普京與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聊得熱火朝天,火力幾乎全開在這場膠著的戰事上。
普京那邊贊不絕口,說是“豐富坦誠且極其有益”,又強調是“有意義、坦率且非常有用”的溝通,而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呢,也樂呵呵地對外宣布交流“進展順利”,這通電話,也讓外界浮想聯翩,難道僵局要破了?和平要來了?
聽聽這“豐富”二字,就知道不簡單,除了烏克蘭這個燙手山芋,能源這類敏感話題,八成也擺上了桌面,甚至可能偷偷摸摸地畫了個合作的小圈圈,再說那“坦誠”,擺明了就是雙方都不藏著掖著了,直接亮底牌,以前那些尖銳的矛盾點,這次誰也沒躲。
不過,這場看似為了和平的對話,骨子里透著的,卻是一股濃濃的交易味兒,特朗普是一位商人,其商人本色深入骨髓,即使玩外交也如同做交易一般,信奉“交易的藝術”。
他拋出的橄欖枝也頗具誘惑力,只要俄羅斯在烏克蘭按下暫停鍵,美國就愿意幫忙解除那些要命的制裁,讓俄羅斯重新回到全球經濟的牌桌上,擺脫被全世界排擠的“孤兒”境地,要知道俄羅斯因這場戰爭已被全面孤立了三年,經濟狀況可想而知。
從吃的麥當勞全面撤退——那可是當年蘇聯擁抱世界的象征啊,三十多年的情分說斷就斷——到金融、科技這些命根子被卡脖子,俄羅斯經濟那叫一個憋屈。
只能靠著“影子艦隊”這種灰不溜秋的法子,在能源出口上跟全世界玩“躲貓貓”,勉強給經濟輸點血,這時候,美國遞過來的梯子,能不眼饞嗎?
那美國這邊圖什么呢?特朗普本人,似乎急著想在外交舞臺上撈一場漂漂亮亮的勝利,好顯擺顯擺他那“無人能及”的個人能力。
而俄烏沖突這個爛攤子,正好成了他大展拳腳的完美道具,要是真能把停火這事兒給辦成了,不光在國內國外能賺足面子,還能通過解除對俄制裁、恢復經濟往來,在能源、貿易這些領域實實在在地分一杯羹,里子也有了。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好像已經悄悄默認了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那四個州的事實占有,這跟歐洲那些堅持要幫烏克蘭打到底的國家,態度可就差遠了。
更絕的是,美國這邊跟普京通完話,立馬就把調停的后續責任,輕飄飄地“甩”給了歐洲那幫盟友。
那么兩人究竟聊了什么,讓普京對這通電話評價那么高,說“極其有益”,這可不是隨便客氣客氣,這背后,八成是俄羅斯最想要的一些東西,得到了美國那邊的積極回應。
僅僅用一張停火協議換來國際封鎖的解除,對俄羅斯來說,這買賣簡直太劃算了,成本低,潛在收益高得嚇人,堪稱一次戰略性的勝利。
所以啊,俄方在通話后的聲明里,那態度叫一個積極:贊成停戰!愿意跟烏克蘭簽個帶停火的備忘錄!還要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順帶還感謝了美國從中斡旋的努力。
你再看看他們以前那強硬樣兒,比如在土耳其對話的時候,咬死了烏東四州和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亞“地位不容談判”,必須承認是俄羅斯的地盤。
現在呢?口氣明顯軟了不少,重點從反復強調“特別軍事行動”多正當、“去納粹化、去軍事化”多重要,悄悄轉向了更靈活的“政治外交手段”和“妥協”,這風向一變,沒準兒就是俄羅斯戰略要重新洗牌的信號。
可是,美俄這邊一唱一和,氣氛倒是熱烈了,卻把風暴中心的烏克蘭和一直深度摻和的歐洲國家給晾在了一邊,那感覺,就像被人當頭潑了盆冷水,心里直發毛。
特朗普跟普京聊完,雖然也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了個電話,但那口氣,更像是下“通知”,而不是平起平坐地“協調”,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烏談判的指揮棒,正在悄無聲息地從以前的美、歐、烏三方手里,慢慢滑向美俄兩家。
對烏克蘭來說,這場由美俄主導的和平,前景是光明的還是灰暗的,恐怕只有苦澀和一肚子的不踏實,基輔最怕的是什么?怕這倉促的停火,只是給俄軍喘息的機會,讓他們休整補給,好憋著勁兒發動下一輪更大規模的進攻。
畢竟,俄羅斯那軍工體系和后勤補給,可比烏克蘭暢通和強大多了,不僅如此烏克蘭還擔心,萬一戰火真的暫時停了,那些曾經拍著胸脯說要支持到底的西方國家,會不會趁機撤資跑路,把它扔在原地,更加孤立無援?
俄羅斯開出的談判條件——烏克蘭軍隊撤出烏東四州,這讓投入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的烏克蘭怎么接受?情感上過不去,戰略上更是致命一擊,恐怕歐洲國家也難以點頭。
如果烏克蘭咬緊牙關不同意停戰,那就算是美國總統親自出馬,恐怕也按不住它的手在協議上簽字,可如果烏克蘭選擇妥協,跟俄羅斯直接談判,那在國內很可能被老百姓和某些政治勢力罵成“賣國賊”,分分鐘引爆政治炸彈。
想當初拜登在的時候,烏克蘭在美歐的話語體系里,那可是“政治正確”的山頭,是必須全力支持的對象,特朗普一回來,澤連斯基也好,整個歐洲也罷,都得面對一個尷尬的現實:烏克蘭的命運,包括可能在沒能收回全部失地的情況下被迫接受和平,以及加入北約的美夢變得更加遙遠,恐怕都得看美俄之間怎么交易了。
甚至烏克蘭害怕,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一轉頭就跟俄羅斯握手言和,把對烏克蘭的支持當成了交易籌碼。
怎么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穩住國內政局、爭取國際支持這幾根鋼絲上跳舞,對烏克蘭當局來說,絕對是個要命的難題。
除了烏克蘭,歐洲國家的日子也不好過。過去這三年多,德國、法國、波蘭這些國家,為了幫烏克蘭,可是下了血本,政治、經濟、軍事代價都付了不少。
現在倒好,美俄倆巨頭似乎把它們撇到一邊,自己商量上了,這能不讓它們,特別是東歐那些國家火大嗎?簡直是進亦憂,退亦憂。
要是繼續鐵了心支持烏克蘭打下去吧,自己可能越陷越深,經濟政治后果不堪設想,可要是順著美俄的意思,推動俄烏停火談判吧,又怕被烏克蘭當成“叛徒”,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關系,說不定就打了水漂。
更別提,歐洲在能源、安全這些要害問題上,還一直受俄羅斯牽制,歷史上,俄羅斯就是歐洲重要的能源“加油站”。
如果美國真的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恢復跟俄羅斯的經濟合作,那歐洲國家在買能源這些事上,就得面對來自美國的更直接的競爭壓力了。
就在美俄互動攪得全世界都伸長脖子看熱鬧的時候,東方大國中國的表態,就顯得特別穩重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了,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俄烏雙方通過直接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支持用政治。和平的方式化解這場危機。
而特朗普政府處理國際問題,那套鮮明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快刀斬亂麻的風格,確實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打破僵局,讓人眼前一亮,但這種操作的長期效果怎么樣,往往是個未知數,變數太多。
這次美俄總統的一通電話,或許能算作俄烏和平進程的一個新起點吧,各方角力的戰場,也正慢慢從硝煙彌漫的戰壕,轉向唇槍舌劍的談判桌。
只是,這盤棋牽扯的利益太復雜,歷史恩怨太深,大國之間的博弈又太精妙。真正的和平之路到底能走多遠?各方能不能在彼此的紅線和核心關切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這都是大大的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