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山區地形復雜、鄉鎮消防力量薄弱,基層應急救援長期存在“黃金時間差”,從報警到抵達現場,險情可能進一步升華。隨著總投資788.9萬元的28輛專業化應急救援車輛抵達永定,永定區在龍巖市率先實現“一鄉鎮一消防車”全覆蓋,構建起“快速響應、精準處置、全面覆蓋”的立體化救援體系,讓險情處置真正實現“抓早抓小”。
5月21日,永定區消防救援大隊訓練場上,紅黃相間的中小型水罐消防車、應急電源保障工程車、遠程供水管線車等28輛嶄新的應急救援車排列成整齊方陣,工作人員對每輛車的泵浦系統、液壓裝置、通訊設備進行檢查調試。
“平時它是一個有環衛灑水的功能,有突發情況,應急救援時,發生沿街店面的火災,森林火情的時候,它能夠快速到達事發地點,利用加壓泵,揚程能夠達到260米,進行快速出水噴灑處置,達到快速滅火的一個效果。”永定區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謝炳楠表示。
據介紹,此次列裝的28輛應急救援車,是永定區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的里程碑。25輛中小型水罐消防車作為“主力軍”,單輛載水量達3噸,配備高壓水炮和細水霧噴頭,既能快速撲滅民房、山林初期火災,也可通過車載發電機為救援設備供電。這些車輛并非簡單的“滅火工具”,而是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在日常工作中,這些車輛可作為“街道清洗車”,配備的高壓水槍可輕松沖洗路面污漬,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方面,目前,永定全區已組建40支應急救援隊伍,擁有400多位專業應急救援人員。這些隊伍與28輛新列裝的應急救援車形成“人防+技防”的立體化救援網絡,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置。為了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和車輛的作用,永定區還配套實施了“人才工程”。他們與村級網格員組建“1+N”應急小組,形成“5分鐘到場、10分鐘處置”的快速反應機制。
“我們這一批車下一步是分配至全區24個鄉鎮,接下來我們也會組織鄉鎮的綜合救援隊進行一次培訓,使得救援隊員能夠熟練地駕駛跟使用救援設備。”永定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吳林清說。
隨著28輛應急救援車投入使用,永定區正構建“平急兩用”的基層應急網絡。這些車輛既是火場上的“尖兵”,也是防汛期的“堡壘”,更是日常巡查的“哨兵”,為山區群眾筑起一道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屏障。
(熊 川∣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