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水泵轉起來,田里就有盼頭!”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鎮莊上村村民李前軍望著汩汩流進芒果地的清水,不禁為這場抗旱“及時雨”點贊。近期,受高溫大風天氣影響,金橋村、金家村、莊上村片區旱情加劇,西區水利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通過24小時不間斷提水作業,全力保障農田灌溉和民生用水,用實際行動筑牢共同富裕的水利根基。
5月19日,走進干箐溝提灌站,這里即便深夜仍是燈火通明,抽水泵開足馬力,將梅子箐水庫的水源源不斷地提升至中轉山坪塘,再由輸水渠道將水源輸送到田間地頭。在提灌站泵房內,值班人員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我們實行24小時輪流值守,每隔30分鐘就要記錄一次設備運行數據。”值班人員介紹,既要緊盯水泵實時參數變化情況,也要巡查輸水管線是否漏水。每一次數據記錄、每一次設備巡檢,都承載著守護民生的重任。
據了解,就在前一晚,工作人員還緊急處理了一次管道接口滲水問題。為確保提水作業“零中斷”,西區水利工程運行中心組建了專業應急專班,累計開展設備巡檢上百次,及時處置各類突發問題,用實際行動守護供水“動脈”。這些看似平凡的堅守,有效保障了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穩定發展。芒果作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關乎眾多農戶的收入,保障芒果地灌溉,就是保障農民的“錢袋子”,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
據西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提水作業重點覆蓋金橋村、金家村、莊上村等核心種植區,工作人員每天監測水庫水位和土壤墑情,根據農作物需水規律科學調整提水節奏。這一精細化的水資源調配舉措,不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更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提質增效。
下一步,西區水利局將繼續與氣象部門聯動,提前預判降雨趨勢,并籌備移動水泵和輸水軟管,為偏遠地塊提供“點對點”送水服務;近期計劃向龍洞水庫抽水30萬立方米,將根據下一級泵站抽水進度,及時補充中轉山坪塘的水源。這些舉措將有效解決區域間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保障每一位農戶都能公平享有灌溉用水,不讓任何一個村莊、任何一戶農民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隊。同時,該局還將探索“水利+”模式,結合當地水利設施和生態資源,助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嘩啦啦的水流聲,比任何聲音都讓人安心!”李前軍蹲在芒果地頭,捧起濕潤的泥土感慨道。一旁的張大哥也指著自家幾十畝芒果地說:“全靠這次提水救急!”這些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水利保障對農民生活的重要意義。
“只要旱情沒解除,我們就堅守到底。”西區水利局一線工作人員的承諾擲地有聲,他們用汗水守護著群眾的“糧袋子”“菜籃子”,彰顯著保障民生的責任與擔當,更為實現農村共同富裕貢獻著水利力量,為鄉村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鋪就堅實道路。
(徐華軍 文/圖 西區融媒 楊邦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