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夏季汛期,做好城市防汛備汛工作至關重要。5月21日,菏澤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持召開2025年菏澤市內河與城市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菏澤市內河與城市防汛備汛工作有關情況。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菏澤主城區地勢低洼,老城區外高內低,呈盤子形,城市排水先天不足,加上全市降雨集中在汛期,易造成積水內澇。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內河防汛和城市防汛,大力實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骨干河道全部得到清淤治理,病險水閘全部改建,河道防洪除澇標準有了較大提升。菏澤市積極推進城市易澇點、河道治理,強化雨水管網、泵站建設,城市澇水強排、外排能力大幅提升,水利工程防洪減災體系日趨完善,實現了內河防汛風險可控、險情可搶、各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有保障,連續多年沒有造成明顯洪澇災害,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抓好工程建設,城區積水情況得到改善
去年以來,全市實施13項防洪工程建設,其中,10條重要河道(河段)治理工程、1項水閘加固工程、2項小型水庫維修養護工程。工程完工后,將有效提升河道防洪、排澇能力,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水利工程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
城市防汛方面,去年以來,全市新建改建雨水管道84公里,清淤雨水管道154公里,清掏雨水口4.5萬個;菏澤城區新建改建雨水泵站14座,新增提排能力70立方米/秒,新增排水能力居全省首位,城區泵站提排能力達到133.4立方米/秒。
在前兩年治理積水點的基礎上,菏澤市對人民路大屯公鐵立交橋口、廣州路丹陽路口、人民路八一路路口、人民路永昌路路口、南京路下穿新石公鐵立交涵洞、牡丹路下穿新石鐵路涵洞段、長城路下穿京九鐵路涵洞和廣州路下穿新石鐵路涵洞共8處積水點進行了治理,城區積水情況得到較大改善。
明確責任,壓實工作機制
將河道閥全部落實了直接責任人、分管責任人、監管責任人和聯系方式,并上牌公示,確保責任落實無死角、無盲區。目前,全市140條主要河道明確了防汛行政責任人73名、管理責任人106名、技術責任人52名(同一人負責多條河道),落實水閘責任人61名。對全市主要河道上89個路口缺口、在建工地、醫院、學校、幼兒園、敬老院等防汛風險點,全部落實縣鄉和工程管理單位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確保了各項防汛責任不留空白。對全市各縣區城市地下涵洞、城市地下空間均明確了責任單位、責任人,落實防汛排水措施,有效避免或減少汛期城市地下空間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深化預案修訂,增強處置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防汛準備和處置能力制定下發《菏澤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25年菏澤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完成了27條主要河道的防御洪水方案,進一步增強方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保證防汛備汛工作依法依規、科學高效、有序進行。
菏澤市統籌考慮內河與城市防汛工作特點,編制了《菏澤市防汛綜合演練方案》,計劃5月下旬開展演練,市水務局、市河湖流域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市排水服務中心承辦,市趙王河水利風景區管理處、市水務搶險隊均派人參加。通過演練,進一步提升防汛隊伍的防汛搶險和應急處置能力,達到檢驗預案、鍛煉隊伍、提升應對能力的目的。
加強隊伍建設,落實物資保障
全市共落實防汛常備隊員2856人(市縣水務部門基層管理人員),落實市縣鄉級防汛搶險專家211名。其中,組建城市防汛隊伍20支、1500余人。對市級負責的市管10條道路,市水務局抽調局機關、局屬事業單位和市水務集團人員,成立10組200余人的道路積水巡查處置隊伍,由10名縣級干部分別帶領,負責10條道路的排水處置工作。市防汛物資倉庫現儲備的常用防汛物資有:土工布、編織袋、帆布沙袋、鐵絲、搶險繩、救生衣、救生圈、鐵鍬、排水泵、木樁、防水電纜、發電機組等常用防汛物資。各縣區建有防汛物資倉庫12個,落實移動排澇泵247臺,大功率排水泵車18輛。各防汛倉庫均明確專人管理,做到全年有人晝夜值守,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運得快、用得上。
來源:菏澤市政府新聞辦、大眾網菏澤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