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慕嘉烜
生命的火種,在時光的堅守中默默傳遞;人間的溫情,于無聲的抉擇中澎湃成河。5月21日,鄭州公交集團270路調度員黃尚彬,以一場跨越五年的“生命之約”,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燈火,讓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熱血,在奉獻中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這已是鄭州公交職工本月內第二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跨越五年的“生命之約”的故事始于2020年6月的一次普通獻血。在獻血過程中,一名護士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介紹,讓黃尚彬這位善良熱心的90后年輕人深受觸動。那一刻,他毅然決定留下自己的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如果我的血能救人,那該多有意義。”五年前,黃尚彬這份樸素的善意,如同埋下一顆深埋時光的種子,等待著破土而出的契機。
2024年9月13日,一通電話打破寧靜。“初配成功”的消息傳來,黃尚彬沒有絲毫遲疑,當即便答應捐獻。他推掉所有聚會,開啟“健康模式”:晨曦中繞著公交場站跑步,深夜研讀捐獻科普手冊,連飲食都嚴格遵循醫囑。
然而由于患者病情反復,捐獻被通知延期。但這并未動搖黃尚彬捐獻的決心,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定。
2025年3月12日,鄭州市紅十字會再次來電,帶來了好消息:患者情況好轉,可以進行捐獻。沒有絲毫猶豫的再次應下:“我隨時準備好。”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有條不紊地配合紅十字會安排,進行全面身體檢查,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體檢過程中,護士看著他手臂上因頻繁采血留下的青痕,問他:“疼嗎?”他搖頭:“比起等待時的忐忑,這點疼算什么。”
5月21日清晨,鄭州公交集團的同事們自發組成“愛心護送隊”。采集室的陽光里,黃尚彬看著輸液管中緩緩流動的混懸液,想起五年前那個獻血的午后——此刻的每一滴熱血,都承載著跨越時空的重量。三個小時的采集結束時,他手機里收到妻子發來的消息:“你手臂上的陽光,比任何風景都美。”
當黃尚彬的事跡在鄭州公交職工群里傳開,調度室的留言板上,新貼的便利貼寫著:“原來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此刻,遠方的病房里,一份帶著體溫的“生命禮物”正在注入患者體內;鄭州街頭,一輛輛公交車正載著朝陽穿行,當公交“愛隨車行 溫馨相伴”服務品牌與車長胸前的工作牌交相輝映——這些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用熱血詮釋著:善意從不是偶然,而是一群人對生命的鄭重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