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演員于適作為中國青年電影全球推廣計劃推薦人首次亮相第77屆戛納電影節,雖然日程緊湊,但他依然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各項活動。從下飛機休整僅兩小時后便出席青年創作交流會,于適展現了專業的態度與對電影事業的熱愛。
于適在戛納電影節那段全英文演講,真的太讓人驚艷了,直接圈粉無數!他一張嘴,口齒清晰、邏輯也超清晰,從開頭到結尾,觀點層層遞進,條理分明,完全不混亂。
更絕的是他的氣場,站在臺上自信滿滿,眼神堅定,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種強大的氣場,仿佛整個舞臺都被他掌控。不得不說,于適這專業能力太牛了,未來肯定能大放異彩!
在戛納中國館活動中,漢學家、中國電影專家Luisa特意用中文評價了于適在《封神》中的表演:"第一次拍電影就演得這么好,能看出他非常熱愛這個角色,無論是動作和表達都令人信服。"她相信于適在影壇的職業生涯會很長遠,這一國際專業人士的認可無疑是對于適演藝道路的肯定。
談及個人創作觀,于適表示:"20歲、30歲、40歲的人對一件事情的思想完全不同。在這個時期我可能沒有那么強的沖動去寫20歲想寫的東西。每個時期創作靈感完全不一樣。"他鼓勵青年電影人用自己的視角去講述真正想講的故事,強調無論年輕人還是大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這種對創作的理解顯示了他的藝術成熟度。
在分享與觀眾互動的經歷時,于適流露出真摯的感激之情:"每一位看到作品細節的觀眾,對我來說都很珍貴,他們是真的熱愛,因為細節第一遍是看不出來的,刷了三遍四遍可能才能跟你去探討這些細節。"這段話反映了他對觀眾真誠的尊重和感謝。
他特別提到《封神》在法國路演時,一些觀眾多次觀影后與創作團隊交流中國傳統劍術等文化元素,這讓他深受觸動。這些原本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多的觀眾,通過電影產生了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正是文化傳播的意義所在。
于適坦言自己很幸運能夠遇到《封神》中的姬發和《我的阿勒泰》中的巴太這兩個"人生角色":"有人生角色是很難得的,我很幸運,這兩個角色對我而言都是人生角色。"他對角色的珍視和投入,也是這些作品能夠打動觀眾的重要原因。
于適深入分析了為何這兩部作品在海外受歡迎:"像《封神》有神話元素,但歸根結底討論的都是人性的善惡。"他認為優秀的作品能讓海外觀眾看到不熟悉的中國文化,同時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和意義,可以跨國界跨文化。"不得不說,于適看待問題真的太透徹了!
而《我的阿勒泰》則實現了影視與文旅的破圈,讓更多國際觀眾看到了"大美新疆"的壯麗風光,推動了文化旅游的交流。
作為中國青年電影推廣人,于適在戛納的表現展示了新一代中國影人的風采。他不僅關注個人作品的藝術表達,更意識到通過影視作品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使命。在國際電影舞臺上,于適的亮相無疑為中國青年電影人贏得了更多關注和尊重。
伴隨著《封神》和《我的阿勒泰》等作品在國際上的良好口碑,于適的演藝之路正逐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他對電影藝術的理解和對文化傳播的思考,也將繼續影響和啟發更多熱愛電影的人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