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適的戛納之行,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緊湊與高效。下了飛機僅在酒店休整兩小時,便馬不停蹄地以中國青年電影推薦人的身份出席青年創作交流會。于適還談及了自己的人生角色姬發和巴太,以及《我的阿勒泰》對影視文旅破圈的助力。他感慨地說,每一位看到作品細節的觀眾都十分珍貴,因為他們是真的熱愛,只有反復觀看才能與創作者探討細節。
一年一度的戛納電影節又要拉開帷幕了!今年戛納電影節的舞臺上,于適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見解,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
這種連軸轉的狀態,對于許多人來說或許是難以承受的疲憊,但于適卻展現出強大的精力與專注力,全身心投入到與青年電影創作者們的交流之中。
作為戛納中國青年電影全球推廣計劃推薦人,于適在談及此次戛納之旅時,難掩內心的開心與興奮。他毫不吝嗇地贊美身邊的優秀青年導演們,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中國故事和中國的電影人。
這種對同行的尊重與推崇,不僅體現了他的謙遜,更凸顯了他對中國電影整體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漢學家、中國電影專家 Luisa 對于適在電影《封神》中的表演給予了高度評價。她特意用中文表示,于適第一次拍電影就能演得如此出色,從他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對角色的熱愛,無論是動作還是表達都令人信服。
她堅信于適的影壇職業生涯將會非常長遠。這樣的評價不僅是對于適個人演技的認可,更是對中國電影新生代演員潛力的肯定。于適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才華,為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尊重與贊譽。在戛納電影節中國館活動中,于適分享了自己的個人創作觀。他提到,20 歲、30 歲、40 歲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思想完全不同,每個時期的創作靈感也完全不同。
他強調,青年電影人應該用自己的視角去講述自己真正想講的故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大師,都有自己的方法,但關鍵在于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這種對創作的深刻理解,體現了于適對電影藝術的敬畏與追求。
他深知電影創作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創作者根據自身的經歷與感悟去不斷探索與創新。他的這種理念,為中國青年電影人指明了方向,鼓勵他們在創作中保持獨立思考與個性表達。
這種對觀眾的尊重與珍視,體現了于適對電影本質的理解。電影不僅是創作者的表達,更是觀眾與創作者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他深知觀眾的支持與喜愛是電影成功的關鍵,而只有用心創作,才能贏得觀眾的認可與共鳴。于適在戛納電影節的一段全英文演講,更是圈粉無數,讓人被他的專業能力折服。演講中的他,自信從容,發音標準且富有感染力,流暢自如地表達觀點,盡顯深厚的語言功底。無論是詞匯的運用,還是句式的轉換,都精準恰當,讓人驚嘆于他的英文水平。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全程姿態優雅,與演講內容相得益彰,展現出強大的氣場與專業素養。于適還分享了《封神》在法國路演時的感人經歷。他提到,一些觀眾不僅看了不止一遍,還與他們交流劍術等細節。
這些觀眾原本對中國文化并不熟悉,但因為電影而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深入挖掘中國文化。《我的阿勒泰》也是如此,它不僅在海外受到歡迎,還讓許多觀眾看到了大美新疆,實現了影視與文旅的破圈。于適在戛納電影節上的精彩發言與深刻見解,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藝術修養與文化內涵,更彰顯了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上的自信與擔當。他以青春之姿,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