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4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表示,若德黑蘭拒絕核交易,就將令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并讓伊朗破產。
報道稱,特朗普在沙特投資論壇上發言時說:“但如果伊朗當局拒絕這一橄欖枝,并繼續襲擊鄰國,那么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極限施壓,令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就像我以前做的那樣。大家都知道,正是由于我的舉措,伊朗曾淪為實際意義上的破產國家。”
自今年4月12日以來,美國和伊朗共舉行了四輪間接會談,雙方圍繞全面解除對伊制裁、伊朗和平核計劃等關鍵議題交換意見。
在四輪間接談判后,美伊雙方目前展開博弈。協議能否在和平鈾濃縮權利與“零濃縮”之間求得平衡,將成為談判的核心議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18日在媒體采訪中重申,美方的紅線明確。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 威特科夫:我們有一條非常明確的紅線,那就是鈾濃縮。
伊朗(資料圖)
據參考消息援引路透社5月14日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阿里·沙姆哈尼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4日發布的采訪中表示,伊朗愿與美國達成協議,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伊經濟制裁。
沙姆哈尼表示,伊朗將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銷毀其高濃縮鈾庫存,同意僅將鈾濃縮至民用所需的較低濃度,并且允許國際督察人員監督該過程。以此換取美國立即解除對伊朗的所有經濟制裁。
國際原子能機構之前發表過一份報告,認為伊朗已經囤積了約275公斤、豐度60%的高濃縮鈾,以及607公斤豐度20%的濃縮鈾。核專家測算,若將這些材料進一步提純至武器級(90%以上),理論上可在一個月內制造7枚核彈頭,半年內產能可達13枚。這種"臨界能力"使伊朗處于"核門檻國家"的特殊地位——雖未實際擁核,但具備快速突破的技術儲備。
伊朗(資料圖)
毫無疑問,伊朗核問題一旦失控并演變為全面軍事沖突,不僅是美國、以色列和伊朗不可承受之重,而且會波及阿拉伯國家,引發全球能源市場大震蕩。2015年有關各方達成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議)將于今年10月到期。協議的存在,是限制伊朗核計劃的法理基礎。
為此,4月12日,美國與伊朗開始第一輪核談判。特朗普還宣布以4月12日為起點計算,兩個月內如果達不成協議,伊朗就將面臨軍事打擊。眼下兩個月時間已過大半,談判還未公開任何實質性進展。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17日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邊談論和平,一邊又進行威脅。“我們應該相信哪種說法?”
據報道,佩澤希齊揚說:“他一邊談論和平,一邊又用最先進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威脅。”
伊朗總統表示,德黑蘭將繼續進行伊美核談判,但并不懼怕威脅。“我們并不尋求戰爭。”
此前據美聯社5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表示,在與伊朗的談判進行之際,美國已就伊朗快速推進的核計劃對伊朗給出了一項提議。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副外長卡澤姆·加里布阿巴迪16日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伊朗和歐洲同意在必要時舉行進一步會談。
加里布阿巴迪稱:“伊朗和歐洲三國決心保持并充分利用外交渠道。如有必要,我們將再次舉行會談。”
英國外交官克里斯蒂安·特納在X上表示,伊朗和歐洲三國均致力于對話,并同意再次會晤,但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