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同座城,有人進,有人出。
有人結婚,也有人離婚。在婚姻快餐化的時代,三結三離并不少見。更有甚者,仿效當年子龍,七結七離仍還在戀愛。
最近,隨著婚姻登記與戶籍制度脫鉤,結婚或離婚,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和幾塊錢的工本費,結婚看起來更方便了。
當然,由于法律設置了為期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以及有些人并不想離婚,需要法律程序來判決。所以離婚這事,比結婚要麻煩不少。
離婚的人,很可能會孤獨終老,也可能再次走進婚姻的殿堂。在統計意義上,把第二次以后結婚的人登記為再婚,將初次結婚的人識別為初婚。
有了結婚數據和再婚人數,就可以計算得以當年結婚登記的人口中,有多少人是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結婚了。
從戶籍人口看,不管是再婚人數還是再婚人口所占比重,在不同地區,這兩個指標區別很大。
從再婚人數看,2023年四川和山東均邁過20萬人大關,分別是25.8萬和24.4萬人,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
河北、安徽、河南和廣東,離婚人數相差不大,在17萬到19萬區間。其余省份再婚人數在8萬到15萬范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寧夏、青海、海南和天津,當年再婚人數在5萬以下,這可能是人口基數較小的原因,也可能是當地文化的原因。
所以,我們需要將這組數據,結合再婚人數占當年結婚登記人數的比例進行對比。
從再婚人口的比重看,黑龍江以40.9%的比重,大幅度領先于其他省份。重慶、內蒙古和北京的比重也很高,在30%左右。
前述再婚人數較多的省份里,再婚人口比重大多在25%左右,即每四個結婚的人,有一人是再婚的。
廣東和河南的情況稍有例外,當年結婚登記人口中,僅有16%是二婚以后的,這可能與文化傳統有一定關系。
江蘇、山西和天津的再婚比重也不高,這也可能是傳統文化在發揮影響力。
當然,從作者多年來分析數據的經驗來看,婚姻數據不像其他宏觀經濟指標那么穩定,存在較多的偶然性,以至于作者繪制不出一條穩定連續的結婚人數變化曲線。
前述2023年度各省再婚比例的高低,如果從其他年份來看,很可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感興趣的網友,不妨取各省多年的數據,做個分析,看看作者的結論是否符合統計結果。
以上都不是重點,結婚的人仍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下降,結婚又與生育緊密聯系起來的,這意味著人口這件始于結婚的大事,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或許這才是婚姻數據更具價值的意義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