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5月21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自然資源領域代表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耕地是最寶貴的資源,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把耕地保護好是浙江省桐鄉市崇福鎮東安村村委會主任、村級田長王娟惠的主要職責之一。
王娟惠在會上介紹,自擔任田長以來,她把耕地保護寫入了村規民約,納入網格化監管體系,還建立了一支巡查員隊伍。同時,2022年,東安村在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展“耕地視聯智保”改革試點,構建了人工監測、衛星影象、無人機等空中監測相結合的綜合耕地監管模式,形成了人防、技防兩大責任監管體系。從此,每塊田都有對應的田長和巡查員負責,每塊田都能被衛星監測到,像管賬本一樣管耕地,確保早發現、早制止違法占用耕地行為。
在守牢耕地紅線的同時,王娟惠還積極推進耕地建設保護,開展了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整合形成優質耕地超1500畝,并實現了統一流轉、規模化經營,在保障糧食安全、提升土地效益的同時,增加了村民收入。
王娟惠表示,東安村在實施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時,不是簡單追求面積,而是將耕地、林地、水系、道路設施,甚至是農民建房都作為有機整體進行布局和規劃,把耕地保護放在鄉村整體發展中統籌考慮,讓耕地保護變得更加科學、可控。此外,在符合耕地用途要求的前提下,東安村積極探索了輪作、套種等“水稻+”模式,再植入科教研學、農事體驗等新業態,讓優質農田發揮最大效益。
此外,東安村在實施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過程中,還設立了耕地保護積分超市。村民在參與巡田管護后就可以獲得一次積分,積分積累到一定數字后,可以兌換農資。通過類似舉措,東安村村民耕地保護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記得去年,我們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增了78畝良田,多收了9萬多斤稻谷。”王娟惠說。如今的東安村“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被浙江省評為“和美鄉村特色精品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