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臺灣“警政署詐欺犯罪防制中心”任職的吳警察,上班期間6度外出,親手將錢送給詐騙“車手”,累計損失1095萬元新臺幣,這事兒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報道稱,該名50余歲的警察就職于防詐中心金融調閱小組,平時負責分析金流。據說,吳警察在業務上還是不錯的呢。
按理說,干這工作的應該警惕性很高吧?
可就是這個吳警察,在辦公室內接到詐騙電話時之后,便信以為真,覺得有利可圖,絲毫未起疑心,前往銀行取出現金,并在上班空檔與“車手”面交6次。
吳警察開始并沒有覺得怎樣,就等著坐收漁利呢。可當自己的錢被騙走之后,花銷成為了問題,他就找女兒借錢。
女兒顯然比他聰明,馬上覺得這里面一定是是個騙局。鼓勵當警察的父親報案。無奈之下,吳警察只好報警。
警方查知,詐騙集團竟然是通過假冒美國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等人,以投資穩賺不賠為話術引誘被害者上當。目前,全案共查獲18名嫌犯,7人裁定羈押。
事件遭媒體曝光后,臺當局“刑事局”覺得太難堪,可又不得不承認此事兒。
網友們則調侃道:“獵人都會扮演成獵物”“潛在被害人竟然是自己”“用自己的錢釣魚?”……
近年來,臺灣詐騙產業已形成“專業化”“全球化”的生態鏈,詐騙產業的規模化成長與營收表現引發社會憂慮。數據顯示,2024年全臺因詐騙造成的損失逾1300億元,2025年相關損失預計更高。
據《聯合報》報道,臺北檢方日前破獲的全臺最大“假出金”集團,該團伙花費近7個月時間累計騙取157億元,5080人受害,其中不乏抵押房產的普通家庭。更殘忍的是,詐騙集團將魔爪伸向弱勢群體:臺中市45歲鄭姓男子作為家中獨子,長期照顧需要洗腎的父親及生病的母親,遭詐騙集團騙光積蓄后,鄭男心生絕望,最終一家三口陳尸家中;去年底,臺北市一對母女遭假投資詐騙損失1200萬,報案時遭嘲諷“新聞報那么久了還會被騙”,最終雙雙輕生……
詐騙案件判決也引發民眾不滿。臺媒日前報道,一名臺中市民正常出售房產,卻因買家涉入詐騙案遭羈押,導致產權過戶后無法收款,最終房產被法拍,該市民也因買家需賠償他案受害人,僅能部分索賠。
還有聲音質疑,一些政客與詐騙集團之間存在利益輸送。媒體稍早前報道,有民意代表接受了詐騙集團無償提供房產與車輛。臺灣一些媒體報道稱,詐騙生態已滲透至臺灣政治層面,形成“政商黑共生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