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伊核協議似乎有新進展。美國NBC新聞網報道稱,伊朗最高領袖的高級顧問沙姆哈尼表態,德黑蘭已經做好了在特定條件下的核協議,以換取美國解除經濟制裁,伊朗準備承諾永不發展核武器。這個言論,大概是伊朗最高領袖核心圈就協議的期望,做出的最明確表態。說實在的,伊朗這個表態已經夠卑躬屈膝了,美國憑空制造的籌碼,沒有任何讓步就讓伊朗妥協了,但美國似乎不太滿意。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表示,美國有一條非常明確的紅線,那就是濃縮。我們不能允許伊朗擁有哪怕是1%的鈾濃縮能力。通俗講,伊朗承諾自己不做砍刀,美國卻連小鉛筆刀都不讓他們用,過于得寸進尺了。隨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表示,如果美國想確保伊朗不會擁有核武器,那么可以達成協議。但不管有沒有協議,伊朗的鈾濃縮活動都將繼續。之后伊朗外交副部長拉萬希也表態,如果美國堅持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那談判將毫無成果。在此次中東之行,特朗普還多次喊話威脅伊朗。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則回懟特朗普,特朗普一邊鼓吹和平,一邊威脅恐嚇,伊朗不尋求戰爭,但不屈服于威脅。雖然伊朗現在很尷尬,但也要努力表現出拒絕的樣子,現在知道了什么叫做“以地事秦”嗎?現在對美國誰慫誰挨揍,跪了,又跪的不徹底,這種態度美國人能放心嗎?更何況伊朗以為跪了美國就可以放過他,但在美西方眼里是不允許伊朗投降的,這是美國戰略所需。因為美國在中東需要樹立一個敵人才能掌控中東,對美國而言,伊朗作為敵人比作為朋友利益更大,看不清這一點只會徒受其辱。
在以前大多數國家對美國懦弱的時候,伊朗站在反美一線。而在現在大多數國家對美國強硬的時候,伊朗選擇了妥協,實在讓人看不懂。或許伊朗并不是強國政治,而是強人政治,當那些強人都走了,才露出真正的底色。最近,很多人應該能看出來伊朗不對勁,行為很迷惑,比如印巴空戰后,與印度簽約,在特朗普訪問海灣國家時,做出重大讓步試圖達成伊核協議。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親美派和反美派拉鋸,在妥協親美和反抗霸權上反復無常,整個國家沒有共識。而且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年紀非常大了,之前他壓制著親美派,但從佩澤希齊揚、扎里夫等人登臺就能看出,親美派已經占據主動地位。就伊朗目前狀態,內部斗爭才是最大的危險,所以現在對外政策處于非常混亂的狀態。最終還得看各派博弈的結果,才能知道伊朗會往哪條路走,中俄也在觀察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