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暴雨藍色預警、黃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和橙色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三預警齊發,我國江南、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遭遇持續強降雨。為筑牢生命安全“防護堤”,當前及接下來一段時間,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做好防汛監測預報和轉移避險等防范工作至關重要。
早期預警是防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首道防線”。當前,我國預警信息發布“高速公路”建設穩步推進,重點災害預警不留盲區,能夠提前43分鐘預警強對流天氣,新一代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的82種預警信息,可在1分鐘內送抵應急責任人,公眾覆蓋率達99.1%。
公眾在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暴雨、臺風等氣象災害來臨前,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做好排水設施檢查、加固房屋、儲備必要的生活物資等。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根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加強巡查,充分做好防汛救災物資、資金和搶險隊伍的應急準備工作,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
隨著極端天氣從“偶發事件”逐漸轉變為“常態挑戰”,有效防范化解氣象災害帶來的各類風險隱患,既要讓預報報得準,持續提升氣象預報預測準確性,加快氣象科技創新,織密氣象災害監測網,努力做到重大災害性天氣監測不漏網、服務零失誤;還要讓氣象災害風險預警信息用得好,與多部門聯手筑牢防線,細化實化氣象防災減災信息發布、應急響應、聯動處置和效益評估等舉措,為護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切實保障。
面對即將開啟的梅雨季和南方主汛期,人們要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充分發揮氣象災害預警防災減災首道防線作用,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和生命財產損失,不斷提高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和韌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靜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