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韓國《朝鮮日報》5月19日文章,原題:孩子們的喧鬧聲是“噪音”? 近日,一段某小區旁小學的孩子們在運動會開始前集體道歉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視頻中,孩子們聚集在操場中央,跟著主持人齊聲喊道:“對不起!”“我們今天稍微玩一下,謝謝。”因為小區居民嫌運動會“太吵”頻繁投訴學校,孩子們就先道歉再開始運動會。
在日本,有關孩子們喧鬧聲的投訴也不少。2023年,長野縣拆除了公園,起因是有民眾投訴“在公園里玩的孩子們聲音太吵了” 。此事引發社會爭議。時任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在國會稱:“孩子們的聲音不是噪音。”日本還以此為契機,開始著手將孩子的聲音從法律認識的“噪音”中剔除。
德國柏林也認可孩子們“喧鬧的權力”。德國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了“必須安靜的時間”。在平日夜間和周日全天,如果發出騷擾鄰居的噪音將被處以罰款。此前只有教堂鐘聲、救護車警笛聲可以除外。但僅柏林每年就會收到數百起關于兒童噪音的投訴,其中部分投訴還發展到法律訴訟。但2010年,柏林市修訂條例,規定孩子們發出的聲音不屬于噪音。2022年,有企業反其道而行,將孩子們喧鬧的權力拍攝成了廣告片。廣告中,滿屏充斥著孩子們在游樂場玩鬧的畫面,配音也只有孩子們的笑聲,廣告語寫道:“孩子們無法安靜地長大。”這支廣告僅在YouTube上就創下數千萬次的播放,并獲得孩子們選出的“年度影像獎”。(作者金珉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