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權威媒體的官方賬號紛紛發文提醒,夾竹桃花期已至,但賞花人要遠離,不要采摘花朵,更不能摘夾竹桃的枝葉泡水泡酒飲用,避免中毒。
這是因為夾竹桃的莖、葉、花粉、種子、枝等都含有毒性成分夾竹桃苷。夾竹桃苷并非單一物質,而是由多種結構相似的強心苷類化合物組成,對人和動物有著很高的毒性。如果皮膚接觸到夾竹桃汁液,會引發過敏;如果誤食,輕則惡心、腹瀉,重則累及心臟,導致死亡。
可在社交平臺,抵擋不住夾竹桃美景的年輕人不少。有的為了拍出“花團錦簇”的效果,不僅倚靠在花枝上,更有人摘下夾竹桃,含在嘴里。還有年輕人一邊呼吁“夾竹桃有毒不要摘”,一邊又抵擋不住流量誘惑,將含著花朵的照片通過互聯網傳播,誤導他人。
社交平臺有不少網友一邊提醒夾竹桃有毒,一邊傳播口含夾竹桃的照片。
其實,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夾竹桃有毒性。但也有人疑惑:明明夾竹桃全身都是毒,為什么街頭巷尾、公共綠地、園區廠房里,都很容易看見它的身影?
答案就藏在夾竹桃獨特的生態適應性、卓越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優勢之中。
從生態適應性來看,夾竹桃堪稱植物界的“生存強者”。它有極強的耐旱能力,能夠在長期干旱少雨的環境中存活。其厚實的葉片表面覆蓋著一層蠟質層,這層蠟質層就像一件“防水衣”,可大大減少水分蒸發。城市中,綠化帶的灌溉往往難以做到精細及時,夾竹桃的耐旱特性使其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不僅如此,夾竹桃還具有強大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多種有害氣體有較高的耐受性。城市中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排放量大,夾竹桃可以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吸收有害氣體,并在體內進行一系列的生理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同時,它還能吸附空氣中的粉塵,降低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改善空氣質量,堪稱植物界的“空氣凈化器”。
在觀賞價值方面,夾竹桃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它的花期極長,從春末綻放到深秋,大約有半年。而且夾竹桃的花朵形態優美,或粉若云霞,或白似瑞雪,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品種。
而且夾竹桃植株形態挺拔,枝葉繁茂,有很強的可塑性,能被修剪成各種造型,如球形、圓柱形、綠籬等,滿足不同的景觀設計需求。無論是作為道路隔離帶,還是點綴公園、小區的綠地,都能營造出獨特的景觀效果。
最后,夾竹桃在經濟成本上也極具競爭力。它的繁殖方式簡單,通過扦插、壓條等無性繁殖方法就能快速培育出大量新植株。而且夾竹桃生命力頑強,生長迅速,日常養護管理也較為粗放。不需要頻繁地澆水、施肥和修剪,也很少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減少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對于城市綠化等大規模工程來說,夾竹桃的這些特點無疑使其成為了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以上種種表明,夾竹桃是一種很不錯的城市景觀植物。它的毒素主要存在于花、葉、枝的汁液中,只要不將其摘下、折斷,正常觀賞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夾竹桃才會普遍地出現在人們身邊。
但從官方媒體多次提醒可以發現,仍有部分人群不知道夾竹桃的毒性,有的還聽信偏方,用其枝葉泡水泡酒飲用。同時,部分年輕人為流量而“以身涉險”的摘花含花行為同樣需要批評,相關平臺也要承擔審核責任,將這類“經驗帖”下架。
原標題:《別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緊急提醒,可為什么城市里經常見到?》
題圖來源:AI生成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任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