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眾人將注意力都聚焦于印巴空戰那令人意外的結局之時,中國卻在海上悄然且低調地完成了新一代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測試工作。
近日,網絡上流傳出相關照片,照片中顯示在“黃緯祿”號試驗艦的尾部,一款外形與346系列相控陣雷達相似的新型艦載雷達首次出現在大眾視野。雖然從外觀上看二者頗為相近,但這款新型雷達背后所蘊含的技術突破卻有著天壤之別,絕不能小覷。
美國媒體《防務新聞》和《戰區》網站先后報道稱,美軍艦載雷達技術恐怕已落后中國至少十年之久!該雷達不僅成功突破了當前艦載雷達所面臨的性能瓶頸,更有可能為中國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發展指明方向。甚至有推測認為,它或許是為傳聞中滿載排水量高達2萬噸的055B型導彈驅逐艦,或者是一款全新設計的護衛艦而專門準備的。
該雷達若與紅旗 - 19系統相配合,無疑將構成一套完備的海基反導體系。其外觀設計與艦載鋪路爪雷達頗為相似,性能表現更是令人矚目,不排除其將成為未來航母戰斗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方相關分析表明,中國新一代艦載雷達采用了三波段共孔徑的創新設計。該設計在原本的雙波段技術基礎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成功將 L、S、X 三個不同波段整合至同一雙極化平面天線陣列之中。具體而言,它借助超寬帶陣列天線達成了多頻段信號的一體化處理。這種獨特設計所帶來的優勢十分突出。相較于傳統分波段工作的雷達,中國這款艦載雷達既具備對遠程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又能夠完成中程空情預警與近距精確制導的多任務作戰能力,極大地提升了整體信息處理效率和抗干擾能力。
特別令人振奮的是,這款雷達在核心部件材料上實現了重大革新。它摒棄了傳統的氮化鎵材料,轉而采用第四代超寬禁帶材料——氧化鎵,并搭配金剛石作為襯底。這種獨特的材料搭配,為雷達帶來了在峰值功率、熱傳導性能以及壽命穩定性等方面的顯著提升:功率輸出較以往提升了三倍,導熱效率實現了翻倍增長,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更是達到了億小時級別。如此出色的性能表現,意味著這款雷達既能應對高功率輸出的需求,又能長時間穩定運行,非常契合未來海戰中長時間、高強度信息對抗的作戰要求。
此外,該雷達在結構設計上也頗具創新性,采用了瓦片式子陣設計,并配備了新一代微通道液冷散熱系統。在電子戰設備熱量密度日益增大的當下,這一技術為雷達的高密度集成提供了堅實保障。更為重要的是,該雷達具備先進的“極化重構”能力,能夠在復雜多變的電磁環境中,自動生成高效的抗干擾策略,并實時切換電子戰模式,將電子偵察與電子對抗功能融為一體。這種高度智能化的特性,使其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美國現役的SPY - 6(V)、SPY - 3等系統。難怪有外媒評價,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已經領先美國整整一個時代。
雖然雷達自身的技術參數相當亮眼,但人們更為關注的是它未來會裝備在哪類艦艇上。就目前情況來看,像052D、054A以及055這類主力戰艦,都已經配備了固定的雷達系統,進行升級改裝以適配新雷達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新雷達的尺寸比346系列要小一些,大概只有其三分之二左右,所以它直接作為新一代超大噸位艦艇主雷達的概率也相對較小。
而哈爾濱工程大學的一篇公開論文指出,未來大型驅逐艦的排水量有望達到 2 萬噸級。從論文所描述的構型來看,與之前進行測試的隱身實驗艦頗為相似,不過二者存在規模差異,實驗艦的體型相對較小,而未來實際建造的艦艇規模可能更大。
所以有一種比較合理的推測是,這款雷達極有可能是055B型艦眾多子系統里的關鍵一環,不過它或許并非主雷達,而是一款專門為彈道導彈預警、電子干擾或是低空空情感知等任務量身打造的專用模塊。
未來艦載系統的發展趨勢,分布式雷達陣列設計將成為主流。在這種設計理念下,雷達任務會被進一步細化,分配到多部設備上。這款雷達尺寸適中,很可能會承擔起部分特定的專用任務,像彈道導彈預警、電子干擾以及低空空情監測等。通過這些功能的發揮,它將成為信息網戰體系里一個高效運轉的節點。
倘若055B型艦真如預測所說,排水量達到2萬噸,并且會配備新一代激光武器、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甚至海基反導系統,那么這款新雷達無疑會成為這一宏偉構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動力系統領域,中國目前已成功攻克CGT40型40兆瓦燃氣輪機的研制技術。從現有技術路徑推測,該型艦艇動力系統或將采用4臺CGT40燃氣輪機搭配全電推進的組合方案,其綜合輸出功率可達160兆瓦,換算后約相當于22萬匹馬力。這一動力配置完全能夠滿足滿載排水量2萬噸級、動力需求達160兆瓦的大型艦艇的作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此前的研究成果顯示,中國新一代大型驅逐艦的研發方向已明確指向穿浪型艦體與分布式桅桿系統的集成應用。該型艦艇將通過優化艦體流體力學設計提升航行穩定性,同時依托分布式桅桿系統實現雷達等電子設備的模塊化布局,從而顯著增強多頻段雷達兼容能力與電子對抗效能。
從裝備發展脈絡看,新型雷達系統的技術驗證不僅是對單一裝備性能的測試,更是為構建以信息感知為核心、多平臺協同作戰為特征的"信息主導型艦隊"奠定技術基礎。這種發展路徑標志著中國海軍裝備建設正從傳統火力投送向體系化信息作戰能力躍升。
不過,這款新型雷達同樣能夠集成到新型護衛艦設計的主雷達系統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鑒于它極有可能是尚未大規模列裝的 054B 護衛艦的后續改進型號,這款新型護衛艦在功能定位上,將更加聚焦于區域防空、多目標探測感知以及作為信息樞紐節點的任務。倘若未來 054 系列護衛艦持續升級發展,最終演變為配備 64 單元垂直發射系統以及具備四面雷達全方位探測感知能力的新型護衛艦,那么這款雷達必將成為其名副其實的“千里眼”,助力其敏銳洞察戰場態勢。
未來海戰已超越火炮導彈硬對抗,轉向雷達感知、信息對抗、電磁壓制等綜合性博弈。在此較量中,感知系統敏銳者將掌握戰場主動權。這款新型雷達性能卓越,極可能成為中國新一代艦艇編隊核心裝備,無論是055B型驅逐艦升級版還是未來054C型護衛艦,它都將是改變海戰格局的關鍵,賦予艦艇強大戰力。在信息主導戰爭的時代,唯有先擁有敏銳感知能力,才有掌控未來制海權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