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記憶洞頭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洞頭北岙水桶擂碼頭于1964年8月動工,1966年4月竣工,歷時1年9個月,總投資26萬元,為300噸級客貨運碼頭。工程采用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由引橋和平臺兩部分組成。引橋長30米,寬4.5米;平臺長18米,寬5.5米,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用于貨物裝卸,下層作旅客上下船的通道。碼頭候船室面積200平方米,內(nèi)置售票房,有固定的水泥靠背椅供旅客候船時歇息。
水桶擂客貨運碼頭
在碼頭施工的同時,碼頭至九廳的公路也破土動工(九廳至縣城車站的公路已先期于1959年投建)。公路工程投資6萬余元,由省、市、縣交通部門指派技術(shù)員和管理干部負責(zé)測量及施工管理,洞頭本島各個公社派民工協(xié)同永嘉縣的工程隊分段承建,機關(guān)干部和教師參加義務(wù)勞動。工程于1966年7月竣工。3年后,溫州公路總段投資2萬元,將九廳至縣城的路段拓寬,使得碼頭公路連接上了縣城內(nèi)的公路主干線。
水桶擂碼頭及配套設(shè)施的建成投用,極大改善了洞頭對外客運交通的形象。通暢的公路接駁,舒適的候船空間,安全的上下船平臺,與過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不但洞頭至溫州的客輪在此停靠,洞頭至樂清、玉環(huán)、瑞安的客輪也由此往返。出行更便捷,水桶不再擂,故改名為新碼頭。
不過,碼頭客貨混用終究不是長遠之計。由時任省長李豐平親自審定,在燕子山腳的中段,另建一座500噸級的貨運碼頭。工程于1979年4月動工,1981年驗收投用,歷時2年6個月,投資78萬元。這座總建筑面積1109平方米、吊車抓斗齊備、年吞吐量6.5萬噸左右的碼頭,成了洞頭第一個500噸級的專用裝卸貨運碼頭。
貨運碼頭分設(shè)之后,1984年9月,再次投資28萬元,將新碼頭擴建為500噸級客運專用碼頭,工程于1986年底竣工。擴建后,碼頭平臺加長15米,達到33米;引橋西側(cè)增設(shè)車道連接公路,可供登陸艇和各種車輛直接上下船。
2003年6月份,經(jīng)洞頭縣人民政府協(xié)調(diào),溫州高速客輪公司和洞頭客貨運公司兩家運輸單位合并為溫州海達高速客輪有限公司,相繼投用了神龍、神彩、神風(fēng)、神通以及銀山湖8號、銀山湖10號等客輪,洞頭到溫州單程航行提速到七八十分鐘。每天10個班次,每隔1小時一班,夏季旅游旺季時候,一天11班次。從洞頭往返溫州的客流量,每年都有8%到10%的漲幅。最高峰的一天,單程運送了3346人次,共29個班次。平均每十幾分鐘就要開一班船。
2006年4月29日洞頭半島工程建成通車,同期該碼頭停用,后更名為燕子山碼頭。洞頭區(qū)于2022年5月在燕子山碼頭啟動燕子山水陸綜合開發(fā)工程一期建設(shè),總投資約1.2億元。
燕子山碼頭洞頭至鹿西航線首班輪渡
2024年3月5日,洞頭區(qū)燕子山碼頭洞頭至鹿西航線停航18年后再次啟航,對海島居民來說,該航線的開通不僅提供了全新的輪渡體驗,也喚起了過去的生活記憶。
2024年3月5日上午,燕子山碼頭洞頭至鹿西航線首班輪渡啟航
有爆料掃碼加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