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閱讀前請點個贊,點個關注,主頁有更多你喜歡看的內容)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到訪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白宮的會晤演變成一場公開爭執,雙方圍繞"南非是否正在發生白人種族滅絕"這一敏感議題展開激烈辯論。
這場外交風波不僅反映了美南兩國在種族問題上的根本分歧,更揭示了當前國際秩序中"全球南方"與西方主導體系之間的深層次矛盾。
白宮會晤:一場事先張揚的"外交對決"
會晤伊始,特朗普總統便拋出爭議性話題,堅稱南非正在發生針對白人的"種族滅絕"。
為佐證其觀點,特朗普指示工作人員播放了一段據稱顯示"南非白人遭受暴力"的視頻,并翻閱多份"新聞文章",強調南非白人農民正面臨"死亡"威脅。
這種非常規的外交手段立即將會晤推向緊張狀態。
拉馬福薩總統對此作出堅決回應,指出這些視頻"不代表政府政策",他和所屬政黨"完全反對"視頻中的語言。
他強調,在南非所有種族都受到暴力事件影響,且黑人群體受影響最大。
"作為南非人,無論黑人還是白人,我們都知道這里不存在種族滅絕,"拉馬福薩在會晤中重申了這一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特朗普首次提出此類指控。
早在2018年其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就宣揚過"南非政府沒收白人土地、大規模屠殺白人"的論調,遭到南非政府強烈抨擊。歷史似乎在重演,但此次交鋒的強度和公開程度前所未有。
美南關系緊張化的歷史脈絡
2025年以來,南非與美國關系持續惡化,呈現出多層面、結構性的緊張態勢:
土地政策爭議?:今年1月23日,拉馬福薩簽署新版《征用法案》,明確了政府可在公共利益條件下征收土地,并規定了協商和補償程序。特朗普于2月2日在社交媒體上指責南非"沒收土地",稱其對待某些階層"非常惡劣"。拉馬福薩次日回應稱,政府沒有沒收任何土地,法案完全符合憲法,旨在確保土地分配的公平公正。
外交風波?:3月,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稱特朗普"正在引領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而遭美方驅逐,進一步加劇雙邊關系緊張。
經濟制裁?:特朗普政府2月發布行政令,宣布切斷對南非的援助,同時邀請南非"遭歧視的"少數族裔白人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5月11日,美國政府以"人道主義理由"接收59名南非白人農場主及其親屬作為難民,引發南非社會強烈反彈。
國際舞臺孤立?:5月2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宣布,美國將不參加由南非主辦的二十國集團會議,理由是南非"一貫與美國政策不一致"。
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2月8日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涉南非行政令存在"事實性錯誤",忽視了南非殖民主義和種族隔離的歷史傷痛,并對"散播虛假信息的政治宣傳運動"表示擔憂。
南非土地問題的歷史經緯
要理解當前爭議,必須回溯南非土地問題的歷史脈絡:
殖民遺產?:1913年《原住民土地法》導致大量黑人被白人政府強行驅離土地,確立了種族隔離的土地所有權模式。
后 apartheid 時代的不平等?:盡管1994年南非結束了種族隔離制度,但土地所有權結構變化有限。最新數據顯示,占人口8%的白人擁有近75%的農田,而占人口80%的黑人僅擁有約4%的土地。
改革嘗試?:新版《征用法案》是南非政府試圖糾正歷史不公的最新努力,其憲法依據和程序正當性得到南非政府強調,但被特朗普政府曲解為"種族歧視"政策。
南非學者西佐·恩卡拉指出,美國的指責具有"政治動機",是"有計劃抹黑南非形象的舉動",目的是將南非描繪成"失敗國家",這種行為"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準則"。
約翰內斯堡大學這位研究員認為,這反映了西方對全球南方國家獨立外交政策的典型壓制手法。
地緣政治與"全球南方"的崛起
拉馬福薩此次訪美發生在美南關系低谷期,被視為兩國在國家元首層面嘗試"破冰"的重要契機。
然而,會晤結果證明,雙方分歧已超越政策層面,上升至國際秩序觀的根本對立:
價值觀沖突?:美國對以色列在加沙軍事行動的"無條件支持"與其對南非土地改革的強烈批評形成鮮明對比,暴露出"選擇性人道主義"的雙重標準。
國際秩序觀對立?:南非作為"全球南方"代表,其外交政策選擇與西方利益日益不一致,導致受到政治懲罰。
戰略自主性爭奪?:此次外交風波本質上是南非維護其國際舞臺自主性與美國試圖維持西方主導秩序之間的較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與外國領導人在白宮發生公開爭執。
2025年2月28日,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曾爆發激烈爭吵,導致計劃中的礦產協議流產,聯合新聞發布會取消。
這種頻繁的外交沖突模式反映出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優先"政策的強硬姿態。
國際社會的反應與未來走向
此次美南非元首爭執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各方反應呈現明顯分化:
西方主流媒體?:多聚焦于會晤的戲劇性場面,但對爭議實質內容的報道存在選擇性。
全球南方國家?:普遍對南非立場表示理解,視其為反抗西方話語霸權的一部分。
國際組織?:尚未就此事發表統一立場,但人權議題的討論預計將在未來國際場合繼續發酵。
展望未來,美南關系可能面臨三種發展路徑:
持續惡化?:若特朗普政府加大對南非壓力,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導致更廣泛的經濟、外交對抗。
有限緩和?:通過工作層級對話降低緊張,但在核心分歧上維持各自立場。
戰略重構?:南非可能深化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及新興大國的合作,減少對西方體系的依賴。
無論哪種路徑,此次事件都已凸顯出國際秩序轉型期的深層次矛盾,以及西方與非西方世界在解釋人權、種族平等概念上的根本差異。
子墨君:超越表象的結構性矛盾
表面看,特朗普與拉馬福薩的爭執是關于南非是否存在"白人種族滅絕"的事實爭議,但其本質反映了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歷史解釋權之爭?:是對殖民歷史、種族隔離遺產及其當代影響的不同敘事。
國際話語權爭奪?:是西方主導的人權話語與全球南方國家自主定義發展道路權利之間的較量。
國際秩序轉型陣痛?:體現了舊有西方中心秩序與新興多元格局之間的摩擦。
南非作為非洲最發達經濟體和非盟重要成員,其與美國的外交風波不僅關乎雙邊關系,更對"全球南方"國家如何在西方主導體系中維護自身尊嚴和利益具有示范意義。
這場白宮爭執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持續變化,類似碰撞可能變得更加頻繁和激烈。
在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國際秩序過程中,如何平衡歷史正義與現實政治,將是所有國家面臨的長期挑戰。
#特朗普會見南非總統時起爭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