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5月17日的桂西大地,陽光明媚,山巒疊翠,南寧市北湖北路學校80多名師生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他們乘坐大巴車,穿越晨霧,前往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和凌云縣浩坤湖,探尋脫貧記憶,感受奮斗脈絡,在實踐中追尋楷模足跡,傳承時代精神。
南寧北湖北路學校學生參觀黃文秀紀念館。學校供圖
舊村部里的“時空對話”,感悟榜樣力量
在百坭村舊村部,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悄然展開。講解員輕輕拂過黃文秀的工作日志,那疊筆記本的紙頁上,似乎還留存著田埂的泥點,訴說著她扎根基層、投身扶貧的艱辛與執著。玻璃展柜里,褪色的迷彩鞋、磨破邊的扶貧手冊、貼滿便簽的脫貧攻堅作戰圖,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段珍貴的時光密碼,勾勒出黃文秀為脫貧攻堅事業無私奉獻的一生。
當學生觸摸到展柜里那封未寄出的家書時,不禁紅了眼眶。信中“爸,等村里通路了,接您來看看”的話語,飽含著黃文秀對父親的思念和對百坭村脫貧致富的期盼。留言簿上,學生們剛寫下的“一心向黨,秀美人生”八個字還帶著墨香,紙頁下是學生精心繪制的黃文秀肖像,她的目光始終望向村口的方向,仿佛在凝視著百坭村的未來。
黨員教師入戶走訪百坭村民,了解百坭村發展情況。
隨后,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師生們走進百坭村建檔立卡戶家中。親切的交談中,脫貧故事娓娓道來,鄉村發展的巨大變遷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徐徐展開。遠處青山如黛,層巒疊嶂,同學們胸前的紅領巾在微風中獵獵作響,宛如跳動的火焰,象征著新一代青年對榜樣的崇敬和傳承精神的決心。
參觀結束后,一堂特別的語文課在此開講。藍欣老師將課本《青春之光》的內容與現實相結合,帶領同學們走進黃文秀的世界。課程最后,同學們面向藍天,高舉右拳,用鏗鏘有力的青春誓言向時代楷模致敬。這誓言沖破云霄,久久回蕩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起層層波瀾,激勵著大家以黃文秀為榜樣,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同學們的青春宣誓響徹整個廣場。學校供圖
豬籠洞的“懸崖課”,磨礪堅韌品格
5月18日,師生們來到凌云縣浩坤湖,首先走進浩坤湖科普中心,了解濕地保護歷程,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乘船暢游浩坤湖后,他們迎來了一場挑戰自我的“懸崖課”——攀爬險峻的豬籠洞棧道。
海拔300米的豬籠洞棧道如鐵索般垂掛在絕壁之上,陡峭的地勢讓人望而生畏。同學們攥緊安全繩,一步一步艱難地向上攀爬,汗水順著下巴砸在石階上。“當年村民背竹筐上下,竹篾把肩膀都勒出血痕。”楊老師的話,讓這次攀爬變成了一堂“行走的課堂”,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當年村民們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的精神。
當最后一名學生登頂時,浩坤湖在云隙間展現出它的碧藍如鏡,與同學們胸前晃動的紅領巾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勵志的畫面。這次攀爬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礪,讓同學們懂得了在困難面前要勇于挑戰自我,堅韌不拔。
南寧北湖北路學校學生參觀浩坤村史館(浩坤小學舊址)。學校供圖
棕櫚洞里的“誓言接力”,堅定理想信念
在浩坤村棕櫚洞原浩坤小學舊址,如今的浩坤村史館,學生們聆聽著村民深情講述脫貧歷程。曾經貧困落后的村落,在黨的引領下,披荊斬棘,開辟出一條致富之路,實現了脫貧攻堅的偉大跨越。這些鮮活的成果,讓師生們深受觸動,深刻感受到了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奮斗力量。
活動最后,共產黨員們在棕櫚洞紅色基地莊嚴列隊,高舉右拳重溫入黨誓詞。錚錚誓言,聲聲入耳,句句入心,不僅是對黨的忠誠承諾,更是為學生們樹立了奮斗的榜樣。那堅定的誓言,傳遞著信仰的力量,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無論是黨員還是學生,都要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南寧北湖北路學校開展“追尋楷模足跡,傳承時代精神”綜合實踐活動。學校供圖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傳承。南寧市北湖北路學校的師生們在追尋楷模足跡的過程中,深刻感悟到了黃文秀等時代楷模的偉大精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們將帶著這份感悟和信念,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傳承時代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李鑫 李春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