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無憂渡》《折腰》《人生若如初見》等積壓劇集體播出,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了不小的關注,也讓“積壓劇”這一特殊的劇集類群重回大眾視野。
積壓劇,指因政策審查趨嚴、劣跡藝人牽連、題材敏感或市場環(huán)境變化等原因,在拍攝完成后長期未能播出的劇集。在影視周期制作日漸縮短的當下,除非制作審查非常復雜,或涉及特殊時間節(jié)點的影視作品,殺青之后超過兩年未播出,或超過原定上映時間一年以上的劇作,基本都可以視作積壓劇。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積壓劇都被認為是平臺“棄子”,缺乏枯木逢春的可能性。隨著近年來短劇的崛起和長劇市場的疲軟,積壓劇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各大平臺都在想方設法通過合理地“清庫存”來收回制作成本。但是《無憂渡》《折腰》播出后的表現(xiàn)成績顯然超過了原先的預期,提高了市場對積壓劇的期待,那究竟什么樣的積壓劇能夠殺出重圍呢?
積壓劇近年來市場表現(xiàn)及遇冷原因
回看過去三年內(nèi)的積壓劇,大部分播出的效果均不盡人意;能獲得一定關注度的作品,仍得益于主演自帶的粉絲和流量,但諸如《無憂渡》《折腰》一類的幸運兒還是少數(shù)。
近期各平臺播出的積壓?。ú煌耆y(tǒng)計)
積壓劇遇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審美過時,無論是劇情題材、妝發(fā)造型、視聽語言,還是主演人氣,已經(jīng)落后于日新月異的時代。
以仙俠劇《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為例。該劇于2021年完成最初的拍攝,兩位原定主演劉學義、袁冰妍剛在2020年爆火的仙俠劇《琉璃》中合作過,“璇璣昊辰”擁有不少CP粉基礎,“二搭+設定轉化”讓該劇自帶流量,并且該劇原先還是男主演劉學義第一部男主劇,對粉絲而言也是意義非凡。
從題材來看,在2018年-2022年之間,仙俠題材備受大眾青睞,基本每年都有爆款,觀眾對“轉世輪回”“相愛相殺”“神妖殊途”等仙俠的敘事模式尚未感到疲憊。如果能按照預期播出的話,《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很可能成為爆款。
但由于女主的稅務問題,該劇被迫延期,后改由胡意旋換臉補拍,但播出效果與原先的預期存在較大落差。一方面主演的更換讓該劇無法吃到《琉璃》的回憶紅利,另一方面在仙俠劇已經(jīng)略顯式微的當下,《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的設定缺乏新意,無法激起觀眾強烈的觀看欲望。同樣具有劇情題材困境的還有主打“正邪對立+仙俠虐戀”的《千秋令》,劇中充斥大量“強取豪奪”“女扮男裝”等古早言情老梗的《相思令》,也因與時代脫節(jié)未能起死回生。
積壓不過時,積壓劇能爆的核心競爭力
從《無憂渡》愛奇藝站內(nèi)熱度峰值達9853的成績到《折腰》近期的熱度,部分網(wǎng)友認為這兩部積壓劇能夠贏來曙光,側面證明了主演宋祖兒不同尋常的扛劇能力。
對于積壓劇而言,主演的扛劇能力和流量的確是影響因素之一。肖戰(zhàn)主演的《狼殿下》,任嘉倫主演的《秋蟬》,成毅主演的《深潛》都是憑借主演人氣收獲基礎觀眾的積壓劇類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積壓”和“過時”并不是等號關系,有的劇雖然被積壓多年,但積壓期間該類型市場尚未飽和,有的甚至尚未完全開辟,這些積壓劇再播出時依然新穎,因此能夠爆火。
例如《無憂渡》雖然被積壓多年,但目前市場上“東方志怪+探案”題材依舊廣受歡迎且相對欠缺。《唐朝詭事錄》接連的成功證明該題材大有可為,尤其該類型經(jīng)典之作《唐朝詭事錄》偏向雙男主群像正劇,言情含量較低,以言情為主的《無憂渡》在奇譎瑰麗的志怪懸疑氛圍中,突出了男女主生死相托的細膩感情,故而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重圍。
相比起大部分成績不佳的積壓劇,《無憂渡》的熱度和口碑讓大眾感到驚喜之余,也未免有些遺憾?!稛o憂渡》典型的長劇特征,在“長劇向短”風氣盛行的當下,顯得有些與眾不同。該劇雖然鏡頭考究,情感細膩,但過長的前期鋪墊,較慢的敘事節(jié)奏,讓習慣了短劇式快節(jié)奏、高密度敘事的觀眾有些缺乏進入作品的耐心。許多網(wǎng)友表示,如果《無憂渡》能夠免于積壓,在仍舊以經(jīng)典長劇敘事為主的時段順利播出,應該能取得比現(xiàn)在更好的成績。
《折腰》的熱播也是一樣的道理。近年來大部分的落地古裝劇,基本上都是以唐宋明為時代背景,以漢末三國群雄逐鹿為背景的古裝言情劇非常少見,市場上上一部出圈的三國題材的電視劇還是2022年的懸疑劇《風起隴西》。
近年來部分熱播古裝劇時代背景
《折腰》的出現(xiàn),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空缺,尤其男主魏劭“曹操+孫策+孫權+袁紹”的人設更是自帶同人流量。
在《無憂渡》《折腰》之前,《錦衣之下》也是備受關注的“積壓劇”,粉絲自我調侃從“錦衣女孩”熬成了“錦衣奶奶”。但是在《錦衣之下》播出的2019年,正處于探案言情市場的風口。播出同年,同屬懸疑言情類的《大宋少年志》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并因此拍攝續(xù)集;知名探案言情小說《簪中錄》改名《青簪行》,宣布拍攝;2021年《御賜小仵作》的爆火,再次證明了探案言情題材在2020年前后這一時段的吸引力。
尤其是《錦衣之下》劇中男主陸繹人設,可以說開辟了古偶男主從“陌上人如玉”到“冷面活閻王”的大轉型,“活閻王”這一男主人設在接下來數(shù)年的時間里依然非常吃香,《夢華錄》里的顧千帆,《星漢燦爛》里的凌不疑,《墨雨云間》里的蕭蘅等角色的爆火,持續(xù)證明了這一人設的吸引力以及《錦衣之下》的開創(chuàng)性。積壓不過時,新穎的題材和人設,是所有能爆的積壓劇的核心競爭力。
積壓劇“清庫存”的展望和啟示
通過分析積壓劇遇冷的原因,觀察已爆積壓劇的市場動向,根據(jù)觀眾隨著時間對積壓劇的期待值變化,有利于判斷現(xiàn)有積壓劇的走向。
可以發(fā)現(xiàn),一部分積壓劇頹勢明顯,例如仙俠題材的《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和大型女性傳奇劇《巴清傳》的觀眾期待值都在持續(xù)下滑。后者的題材在2011-2016年的五年時間內(nèi)曾經(jīng)出過《甄嬛傳》《羋月傳》等國民爆款,但在2020年《燕云臺》播出的時候,已經(jīng)可以窺見題材疲軟。雖然一直有網(wǎng)傳《巴清傳》可能會采用換臉技術,但觀眾對此的熱情并不高,反映了大型女性傳奇連續(xù)劇在快時代下的沒落。
而歷史大劇《霍去病》曾因違背史實問題被要求重新審核,2017年殺青至今已擱置八年,現(xiàn)已從92集被刪至75集。但75集的體量對于以40集為上限的當今觀眾來說,實在難以想象,不少觀眾已對劇作有了“注水”的猜測。
另一部分積壓劇如民國奇幻劇《南煙齋筆錄》、民國穿越劇《夜旅人》,目前仍備受觀眾期待。2015年《無心法師》大爆之后,《半妖傾城》《司藤》等民國奇幻劇雖有一定程度的出圈,但民國奇幻類型劇始終缺乏扛鼎之作,故而劉亦菲的《南煙齋筆錄》被給予了厚望。《夜旅人》民國背景的古今雙穿設定至今難有代餐,因此也成了觀眾翹首以待的作品,大量觀眾非常希望該劇能夠通過換角或AI技術完成及時補拍。
積壓劇無論冷與熱,都是我們觀察市場動向,趨利避害的突破口。影視制作方要給積壓劇“清庫存”,需要更加密切關注市場動向、敏銳地察覺市場空缺,對于質量上乘、觀眾尚且抱有較高期待,但因演員品德或內(nèi)容敏感導致審查不過的劇作,應積極補救,避免因過度積壓造成最終被市場淘汰。
— THE END —
作者 | 有所思
主編 | 彭侃
執(zhí)行主編 | 劉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