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新建驅逐艦下水失敗,就在現場目睹全過程的朝鮮領導人當場震怒,下令各部門嚴查到底。
朝鮮在該國東海岸的清津造船廠舉行了新一艘5000噸級驅逐艦(應為“崔賢”級二號艦)的下水儀式,朝鮮領導人親自出席活動,但由于相關部門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此次下水儀式期間發生了事故,驅逐艦下水失敗。
【朝方沒有放出現場照片,圖為4月下水的“崔賢”級一號艦】
朝鮮領導人當場發怒,大罵相關部門不負責任,存在“不科學的經驗主義”問題,強調這不僅僅是一起事故,還是一種犯罪行為,并要求有關部門對此事進行立案審查。
朝鮮官方沒有放出現場照片,只是簡單明確了,相關部門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導致船尾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臺。
從這表述上看,朝鮮應該是使用了“側推式”下水法,準備將這艘船橫著推入水中,但由于輔助下水的滑板沒有操作好,導致了這起事故的發生。
【國內網友依據朝方表述制作的CG圖】
如果是更為穩妥的倒退式入水或者浮動船塢入水的話,應該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從后續朝鮮領導人要求在6月的勞動黨會議前修好船只來看,這次事故對船體的損傷應該不是非常大,只要后續不再出現問題,這艘船的最終服役期只會被推后幾個月。
即便如此,作為朝鮮近期最具代表性的軍工項目,當著領導人的面出現這種事情,仍舊是無法大事化小小事化的,朝鮮領導人的震怒并不奇怪。
【這款驅逐艦是朝鮮近期最具代表性的軍工項目】
況且,“崔賢”級一號艦“崔賢”號上個月順利下水,朝鮮高調宣傳此事,在全世界面前露了把臉,過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同樣應該成為朝鮮高光時刻的二號艦下水儀式就出了問題,使得這次事故的性質更加嚴重。
在所有相關部門之中,壓力最大的無疑是清津造船廠,在國內兩個造船廠同時建造同型號驅逐艦的情況下,之前一號艦在南浦造船廠順利下水,襯托出了清津造船廠的不足之處。
更進一步來說,此次下水事故也反映出了,在朝鮮通過與俄羅斯深化合作,補齊了自身在諸多軍工技術上的短板,軍工產業出現井噴般發展跡象之際,朝鮮軍工體系在人員、管理等層面的軟硬配套似乎沒有完全跟上。
【從十幾天前的衛星圖上看,二號艦的建造完成度遠不及“崔賢”號
至少在軍艦制造領域,朝方的人員經驗不足問題,已經在此次事故中被暴露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以朝鮮的實際情況,他們完全有能力對外界隱瞞此次下水事故,然后修好驅逐艦,再舉行一次下水儀式。
朝方此次沒有如此行事,反而是大張旗鼓,將這件事作為反面例子進行宣傳,極有可能是朝鮮高層發現了自身軍工系統存在一系列問題,想要借著這次的突發性事件,展開一場集中整治行動,消除軍工發展中的障礙,以便更好地吸收俄羅斯的技術,更快提升自身的整體軍事技術水平。
【朝鮮可能是要借此次事件,來對整個軍工體系進行整頓】
朝鮮這種對于軍工發展的重視,根源上還是在朝鮮半島局勢仍舊較為緊張,朝鮮長期面臨外部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平壤對于持續提升軍隊戰斗力,以國防硬實力來威懾美韓等方的現實需求。
從這個角度上看,此次的事故雖然讓朝鮮在國際上大丟面子,但讓朝鮮獲得了一次全面審視自身軍事現代化進程的機會。
如果平壤方面能夠在追責的同時,有效借此事件推動軍工等領域的系統性改革,縮小自身與中美等軍工強國的軟實力差距,此次挫折或將成為朝鮮軍工從“量變”轉向“質變”的一個節點,讓朝鮮未來在尖端裝備自主化道路上走得更穩,為其維護半島軍事戰略平衡提供更堅實的硬實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