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馬拉松賽事在國內越來越火。從北上廣深到三四線城市,幾乎每個月都有各種規模的馬拉松比賽。報名通道一開放,名額瞬間被搶光,朋友圈里也總能看到曬完賽獎牌、賽道自拍、PB(個人最佳成績)的跑友。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跑馬拉松的動機似乎變了——他們不是為了挑戰自我,不是為了健康,甚至不是為了熱愛跑步,而僅僅是為了發朋友圈炫耀。
如果你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跑馬拉松,我勸你趁早放棄。
1. 馬拉松不是用來裝X的
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42.195公里的距離對身體的挑戰極大。即使是常年跑步的人,也需要經過至少3-6個月的系統訓練才能安全完賽。而很多“打卡型跑者”呢?平時不訓練,賽前臨時抱佛腳,甚至直接“裸跑”,結果就是:
- 跑崩
- (體力透支,后半程生不如死)
- 受傷
- (膝蓋、腳踝、肌肉拉傷)
- 被關門
- (超過規定時間未完成,成績無效)
- 甚至猝死
- (國內外馬拉松賽事中,每年都有因心臟問題猝死的案例)
馬拉松不是用來裝X的,它需要敬畏。如果你只是為了發朋友圈,連基本的訓練都不愿意付出,那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賽事和跑友的不尊重。
2. 真正的跑者,不會為了炫耀而跑
我認識很多常年跑馬拉松的朋友,他們很少在朋友圈曬獎牌,甚至很少提自己的成績。對他們來說,跑步是一種習慣,馬拉松只是水到渠成的挑戰。
而那些“曬跑族”呢?跑前發訓練照(可能只跑了一次),賽中發定位(可能只跑了5公里就退賽),賽后發獎牌(可能是蹭別人的)。真正的跑者一眼就能看穿——你到底是在跑步,還是在表演跑步?
馬拉松的精神是堅持、自律、突破自我,而不是“我跑過馬拉松,我比你牛”。如果跑步對你來說只是社交貨幣,那不如省下報名費,去買杯咖啡自拍,至少不會受傷。
3. 跑步的快樂,不在朋友圈里
跑步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別人給你的點贊,而是那種獨處的自由感。清晨5點的街道、傍晚的夕陽、雨后的跑道……這些時刻,只有真正熱愛跑步的人才能體會。
如果你跑步只是為了發朋友圈,那你永遠無法感受到:
- 跑完10公里后的暢快感
- 突破PB時的成就感
- 在賽道上陌生人互相鼓勵的溫暖
跑步的快樂,不在別人的評論里,而在你自己的腳下。
4. 如果你真想跑馬拉松,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是否愿意為它付出至少3個月的訓練?
- (每周4-5次跑步,包括長距離拉練)
- 我跑步的初心是什么?
- (健康?挑戰?還是單純跟風?)
- 如果沒人點贊,我還會跑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歡迎你加入馬拉松的世界。如果不是,那不如先培養跑步的習慣,等真正愛上跑步后,再去挑戰馬拉松。
跑步是自己的事,不是表演
馬拉松不是用來炫耀的,跑步也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可。真正的跑者,跑得低調而堅定;而表演型跑者,往往跑得痛苦又虛榮。
如果你只是為了發朋友圈而跑馬拉松,我勸你別去了。因為真正的跑步,不需要證明給任何人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