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近日報道,近期傳出臺積電可能在阿聯酋設廠的消息,在島內網絡論壇PTT引發議論。有網友質疑,臺積電設廠不是問臺灣地區,居然是問美國,并諷刺稱臺積電已成為“美積電”。聯合新聞網引述彭博社報道稱,特朗普正與沙特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研議,要求當地政府大舉采購美國AI芯片,談判主導人、白宮人工智能顧問薩克斯一度在會議中表態“考慮阿聯酋興建臺積電芯片制造廠的要求”。
在中美日內瓦聯合聲明發布以后,特朗普的“有利統一、和平論”在臺灣地區內持續發酵。“臺獨”分子們受到了極大的震動,此前叫囂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的賴清德也急轉彎,拋出了所謂的“公司論”。賴清德大意說的是,大陸是大公司,臺灣地區是小公司,大公司與小公司做生意不能上來就談并購,而是要提出條件讓小公司考慮。臺媒解讀賴清德的“公司論”,無異于向大陸喊話“趕緊提統一的條件”!在賴清德的“公司論”拋出以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與新黨侯漢廷接連表態了。
臺積電(資料圖)
要知道,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總金額將會達到1650億美金,總共會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個大型研發中心,不但意味著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很有可能會逐步轉移高新技術。這正是美國想要看到的,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甚至打算安排臺積電去阿聯酋建廠,進一步將其轉化為“美積電”。而英特爾這次宣布在中國臺灣地區興建總部,是從商業利益出發,看上了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鏈的優越性,其中固然有美國對于賴清德一直以來諂媚態度的“獎賞”,但更多的還是從企業角度出發。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就職滿一周年當天,這位上任后多次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的民進黨政客,再次就兩岸關系作出表態。賴清德宣稱,“臺灣地區社會與人為善,自己也堅定地追求和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比起在去年“5.20”就職演講上公然宣揚所謂“兩岸互不隸屬”的舉動,今年賴清德的表態無疑低調了許多。不過,從他提出的所謂“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就能發現其中暗含的“臺獨”論調,實際上并不比去年少。
臺灣地區(資料圖)
雖然他的措辭中,仍然包含了不少具有濃厚“臺獨”色彩的說法,例如所謂的“對等尊嚴”,就是變相的“兩國論”。但是和他此前的態度相比,明顯軟化了不少。之前在公開演講中,賴清德沒少大肆宣揚對抗性言論,立場極為激進?,F在開始喊和平,倒不是知道自己錯了,而是知道他頭頂上隨時都懸著一把利劍,但凡演講中大肆炒作“臺獨”言論,惡意挑起兩岸對立,新一輪“圍臺”演習將如期而至。
在賴清德上任一周年之際,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臺灣地區“中國文化大學”參加“賴清德執政一周年研討會”。馬英九在發表演講時說:“賴清德上任已經一年了,去年我們原本帶著期許與祝福,希望他可以讓臺灣地區從此更加團結穩定。但是一年下來,我們都失望了,我們只看到‘復議、‘釋憲’、罷免、內斗’這些負面動作不斷上演,這讓人十分痛心!”
一國兩制(資料圖)
馬英九還援引美國智庫文章稱,賴清德的政策已被國際質疑“需要管教”,并呼吁回歸“九二共識”以換取對話空間。其言論直指賴政府的2大困境:一是美國對“臺獨”的容忍度下降;二是島內統派力量雖弱,但島內民意對戰爭的擔憂日益加深。賴清德的“彈性”也暴露出其在壓力下的搖擺。美國近期對臺加征32%關稅,臺積電千億美元赴美投資,均削弱了臺灣地區經濟自主性。而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B”軍演一直是蓄勢待發,更讓賴清德不得不收斂激進言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