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高鐵博弈”:從戰略王牌到國際笑柄
越南的南北高鐵項目,堪稱一部“國際談判災難片”。自2006年提出構想以來,越南始終試圖在中日之間玩“平衡術”,既要中國“全包”資金技術,又幻想日本低價轉讓新干線核心專利,甚至提出“無償轉讓全套核心技術”的荒唐要求。這種“空手套白狼”的策略,最終讓中日韓歐巨頭集體沉默,只剩法國開發署象征性扔了點研究經費。
更諷刺的是,越南二十年來的“最大成果”,竟是軌距從國際標準1435毫米改到1067毫米再改回來的“鐵軌寬窄行為藝術”。反觀鄰國老撾,2021年咬牙與中國合建中老鐵路,如今GDP年增速沖至7%,萬象車站堆滿發往中國的熱帶水果,而越南的河內到胡志明市物流竟需繞道老撾——這波“反向操作”直接淪為地緣政治教科書級反面案例。
二、算盤崩盤:既要中國紅利,又要捅中國刀子
越南的“精分操作”在南海問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年年上演“反對中國禁漁令”外交表演,漁政船卻用著二戰水平裝備;一邊簽下三條中越跨境鐵路協議,一邊把越南段鐵軌設計成“麻花狀”,明擺著防備“戰時快速投送”。這種既要吃中國基建紅利、又要對華示強的“雙面人”策略,直接拖垮了中越鐵路合作進程。
當泰國總理帶著37頁《技術本地化路線圖》訪華時,越南還在國會為“貸款利息多0.1%”扯皮;當老撾依托中老鐵路催生首個跨境電商園區時,越南官員仍在糾結是否引進中國盾構機。地緣博弈的短視,讓越南完美錯過三次機遇:2010年拒中國方案,2016年放跑日本,2022年中美博弈中嚇得不敢站隊。
三、技術乞丐的傲慢:社區小賣部逼沃爾瑪交核心配方
越南的“技術勒索”堪稱國際合作史上的奇觀。他們要求競標方全額墊資建設,還要白紙黑字寫明“無償轉讓全套核心技術”,甚至搬出“復制中國模式”的幌子。然而,中國當年能用十萬公里鐵路網撬動西門子、阿爾斯通的技術,靠的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底氣;而越南僅1545公里的南北高鐵,連京滬高鐵單線長度都比不上,卻妄想用“社區小賣部進貨單”逼沃爾瑪交出核心配方。
這種不切實際的傲慢,直接嚇退所有玩家。日本寧可放棄580億美元大單也要連夜撤離,中國鐵建在河內輕軌項目上被越南官方刁難7年,最終淪為“噩夢級合作案例”。如今,越南本土車企長海集團被迫研究高鐵技術,活像讓賣拖拉機的廠子造航天飛機,荒誕感拉滿。
四、世行貸款能救命?警惕“包頭地鐵慘劇”重演
當前,越南攥著世界銀行的貸款申請表,賭上673億美元(超去年財政收入一半)的豪注。但以越南“既要核心技術又不開放市場”的做派,這筆錢很可能重演“包頭地鐵爛尾”悲劇——一個連消防栓都配不齊50%的國家,誰敢信他們能建好時速350公里的高鐵?
反觀中老鐵路,中國用505億人民幣撬動老撾GDP年增7%,跨境貨運量超2300萬噸,越南卻因軌距問題讓物流繞道老撾。當胡志明市倉儲租金暴漲25%、中泰鐵路帶飛曼谷房價時,河內街頭的“南北高鐵”海報早已褪色成諷刺漫畫。
結語:零和博弈終成困獸,泛亞列車不會等人
越南二十年高鐵鬧劇,給全球發展中國家上了一課:在互聯互通的時代,玩零和博弈只會讓自己淪為孤島。當中老鐵路的汽笛聲響徹中南半島,越南的“泛亞棄子”危機已迫在眉睫。范明政總理手中的世行貸款,賭上的不僅是天價資金,更是越南能否抓住最后機會跳出戰略泥潭。只是,呼嘯而過的中老鐵路貨運列車,恐怕早已成為這個國家最刺耳的鬧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