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般性的基建項目,相信越南政府早就實施了,何故會將機會給到一民企。人們不禁要問,越南這是玩的哪一出?是和地方企業唱雙簧,吸引外資進場;還是說,這本質上是一出龐氏騙局—越南修建高鐵是假,獲得外國先進高鐵技術是真。
環球時報援引越通社報道,越南最大的企業—越南Vingroup集團日前提議由自己承建連接“胡志明—河內”的高鐵項目。Vingroup稱中日德可分享技術,在越南生產車廂、機車、信號控制系統,而項目所需的80%資金,則由自己向政府通過無息貸款獲得。
不得不佩服越南方面的“好手段”:一來,將風險轉嫁到了民企身上,將來即便項目爛尾,資金打了水漂,越南政府可通過相關法令對越南Vingroup集團及其外國合作伙伴進行追償。二來,有助于體現“民主”,降低外資參與項目的戒心。
眾所周知,外資進入他國的最佳方式莫過于和當地大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如此既能讓自己減少了解越南國情所需的時間,又能利用Vingroup集團在政商界積攢的人脈,推動項目快速發展,將風險降到最低。
當然了,這些只是作者的猜測,真實情況可能遠比想象中的要復雜。有報道稱,Vingroup投資的VinFast企業(生產電動汽車)在2024年錄得了32億美元的虧損,為改善公司現金流,Vingroup就想到了通過承接“河內—胡志明高鐵”項目紓困。
理想總是豐滿,但現實何其骨感。Vingroup負責人可能“故意”忘了,自己從未參與過高鐵項目,是基建領域中的小白,如果一定要和中日德合作,那就得人家手把手教自己。問題是,中日德企業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愿意將先進的高鐵技術傾囊相授嘛。
就上述事實談三點看法吧。
首先,越南政府又在放迷霧彈了。沒有記錯的話,對于修建“胡志明—河內高鐵”,越南政府早就定調了,那就是想方設法讓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在越南生產高鐵配套零部件。至于資金部分,誰承建誰就出大頭,越南政府全程監管。
其次,越南可能想到中國的“兩桃殺三士”典故。我們注意到,在中國近乎放棄越南高鐵的情況下,越南媒體在招標書上再度提到中國,說明越南希望有更多的企業介入項目,而不是由一家承建,這樣自己就有了選擇權和議價權。
重要的一點,越南似乎未做好開建本國第一條高鐵項目的準備。舉例說明:中國高鐵采用的是1435毫米“國際標準軌”,而越南沿襲了法國1000毫米“米軌”。軌間距不相容,就會產生通行困難,而要讓越南接受中國標準,恐怕越南國內所有的鐵軌都得重新鋪一遍。
不難看出,制約越南開建高鐵的不利因素實在是太多了,而這些可不是官方一紙招標書就能解決得了。不過就事論事,越南除了從中國“取經”,讓中國幫自己建設高鐵,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可話說回來,想要讓越南放棄對鄰國的歷史成見何其困難。畢竟在人家的認知里,中國始終是潛在的對手,和中國保持距離十分必要,要不然,越南不會在吸收中國資本和產業鏈的同時,又和美國打得火熱。
“既要也要”是很多小國弱國的通病,和這類國家打交道,很考驗中國的戰略智慧。相信中方早就看透了越南的小心思,在承建越南高鐵一事上,會秉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則。即越南進口中國的高鐵配件可以,其他的就不要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