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要聞
經濟觀察網訊 5月22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的通知》。
以下為通知全文:
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總體安排,中央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
一、工作目標
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要求,通過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網絡“黑嘴”傷企亂象,督促網站平臺健全涉企信息內容管理機制,提升涉企網絡侵權舉報工作質效,著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任務
專項行動聚焦網絡“黑嘴”傷企亂象,重點整治四類突出問題。
(一)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問題
1.詆毀攻擊企業產品質量、經營狀況,捏造虛假信息抹黑企業聲譽,對企業進行惡意投訴。
2.組織、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聯動發布涉企負面信息,惡意攻擊企業或企業家。
3.開展以商養測、以測養商、商測結合的虛假不實測評。涂抹惡搞企業標識,侮辱貶損企業形象。
(二)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問題
1.發布涉企負面信息后,以“刪帖”“撤稿”等名義,向企業索取“刪稿費”“公關費”。
2.利用自身話語權和影響力,以“輿論監督”“新聞監督”等名義,要挾企業提供“保護費”。
3.在企業新品發布、上市、融資等重要時間節點,發布涉企虛假不實信息或負面信息,脅迫企業開展商務合作。
(三)惡意營銷炒作問題
1.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唱衰企業或行業發展前景。
2.歪曲解讀企業股權結構、財務報表、產品包裝等涉企公開信息或新聞報道。
3.翻炒企業舊聞舊事,蹭炒涉企熱點事件進行惡意營銷。
(四)泄密侵權類問題
1.在公眾賬號名稱、頭像和簡介中假冒仿冒企業家姓名肖像,假借企業家名義發布信息,斷章取義企業家過往言論。
2.散布地域歧視、人群歧視言論,對企業家進行污名化或惡意貶損。
3.炒作、泄露企業家個人隱私。以“打假”“維權”等名義,到企業經營場所開展直播、短視頻拍攝等活動,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把專項行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要主動作為、靠前服務,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問題,加大投訴舉報處理處置力度,切實提升企業、企業家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壓實平臺責任。指導督促屬地網站平臺對照專項行動整治重點,完善涉企信息審核、處置標準,強化熱搜熱榜等重點環節內容管理,加強財經類公眾賬號和MCN機構日常管理,健全平臺涉企侵權信息投訴舉報專區功能設置,細化舉報指引,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質效。
(三)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引導鼓勵企業和企業家依法依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做好專項行動新聞宣傳,及時通報工作進展和取得成效,回應社會關切。加大懲戒曝光力度,對專項行動期間落實不力、情節惡劣的網站平臺和賬號,依法從重處罰,并向社會曝光,強化警示震懾。
(四)完善工作機制。要按照《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工作規范》明確的基本原則、處置內容、證據材料、處置處罰措施、工作流程做好涉企網絡侵權信息的受理處置工作。要總結固化優化營商網絡環境工作成效和工作經驗,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中央網信辦秘書局
2025年5月21日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