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眸娛
《藏海傳》爆了,應該是一個沒有任何爭議的事實。
首播央八實時收視率破2,開播38個小時優酷站內熱度破萬,刷新優酷2024年改版以來的最好成績,開播次日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翻了三倍,達到18.1%,登頂貓眼、燈塔、V榜等多個熱度榜,這個“爆”字確實是的當之無愧。
事實上,《藏海傳》雖然拿著“肖戰+鄭曉龍”當噱頭,但開播前市場期待值不算太高。
一方面,春節檔《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票房滑鐵盧仍然歷歷在目,頂流粉絲固然給力,能夠達到前期預熱的目的,但最終市場反饋如何還是要依賴于作品的內容質量。肖戰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另一方面,近年來視頻平臺雖然著力開發男頻賽道,但市場表現未及預期,男頻劇的創作始終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再加上導演鄭曉龍過往也以女頻劇的創作見長,為最終的成片質量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但《藏海傳》開播后卻結結實實給了觀眾一個大驚喜,為垂頭喪氣的男頻賽道注入了信心,從目前滿屏的話題都集中在對劇情的探討上就不難發現,這部劇的熱播絕非僅依賴于肖戰的人氣,而是真正靠劇情內容實現出圈。
被公認不好拍的男頻劇,在塑造過無數經典大女主的鄭曉龍手中卻顯得“易如反掌”,《藏海傳》在大男主的創作上又有哪些方法論值得借鑒呢?
一部不太像男頻的男頻
《藏海傳》是一部不太像男頻的男頻劇。
傳統男頻的核心爽點,無論是網文還是影視作品,基本建立在以下幾處:
一是莫欺少年窮的草根逆襲,男主角一步步打怪升級,實現自身實力與權力地位的提升,開啟“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的打臉橋段;
二是大開金手指,被各路大佬保駕護航,吸收一切資源為自己所用;
三是情感層面開后宮,本質上就是被美女環繞的“杰克蘇”設定,點綴上一些男凝、葷段子。
但在《藏海傳》中,除了故事主線確實是圍繞藏海在朝堂上打怪升級、步步高升,最終成功復仇,符合第一處核心爽點之外,并不具備另外兩處爽點。
藏海雖然得到了大師教授營造技術和縱橫之術,但他的復仇之路上,沒有“天涼王破”的身份設定,也沒有大佬保駕護航,更沒有從天而降的資源,而是以平民身份接近仇人,甚至數次命懸一線,完全沒有開金手指的爽感。
而在情感層面,《藏海傳》是堅定的“1V1”,藏海并未在多個女性角色中曖昧周旋,已經播出的劇情中,對同僚獻上的美人,他也是毫不猶豫地拒絕,沒有男頻常見的開后宮、葷段子,不會讓女性觀眾感到不適。
在摒棄了傳統男頻的核心爽點之外,《藏海傳》其實還呈現出了反男頻套路的趨勢。
比如男主角藏海武力值為零的設定,這在過往的男頻中極少出現。武力值是男頻非常重要的核心元素,也是男主角實現升級的具體表現,即便是改編之后的《贅婿》,寧毅雖然算不上武力超群,但也有拜師學武的情節。而藏海直接被被定論為“筋骨松軟,資質平庸”,并不適合練武,他的升級之路主要集中在文斗、智斗和心理博弈。
同時《藏海傳》也轉換了傳統男頻中最常見的“男凝”視角,雖然整個故事依舊是以男主角藏海的視角去展開,但并沒有通過男性視角凝視女性角色。
傳統男頻大多是“大男主+掛件女主”,《慶余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強大如葉輕眉、聰慧如范若若、代表著皇家商號掌控權的林婉兒,她們都不具備自身主體性,甚至鮮少有屬于個人的弧光,更像是推動男性角色成長的工具人以及資源提供者。
而《藏海傳》的敘事中心雖然是依舊是男主角藏海,但女主角香暗荼擁有自己的故事線,她是東夏國女王的幼女,聰慧機敏、武功高強,與藏海互相拉扯、彼此利用,真正的勢均力敵,絕不是單純的“掛件”。在此基礎之上,男女主感情的發展水到渠成,彌補了傳統男頻一貫的短板。
打著男頻旗號的《藏海傳》實際上與傳統男頻存在較大的差異,反而更像是直接性轉版的女頻劇,這或許就是以女頻創作見長的鄭曉龍導演的優勢所在,在塑造大男主藏海的過程中,丟掉了傳統男頻的糟粕“男凝”“爹味”,《藏海傳》才能變得男女皆宜。
如何統一男女審美?
《藏海傳》的成功方法論能否被復制?只能說并不簡單。
視頻平臺對男頻劇的期待在于進一步激活沉默的男性用戶,但以女性用戶為主的劇集市場又要求男頻劇符合女性審美,所以相比于女頻劇,男頻劇更需要做到“男女皆宜”。
一部男頻劇如何同時吸引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慶余年》保留了男頻的幾處核心爽點,但又選擇了不“爹味”的男主角來滿足女性用戶。
《慶余年》劇情的“爹味”溢出了屏幕,無論是父系傳承的故事線,還是將女性角色塑造成掛件,完全就是男凝視角下范閑和各種爹的故事。但好就好在,這部劇選了一個不爹味的張若昀來飾演范閑,他身上的灑脫、破碎感、少年感緩解了劇情的爹味,所以實際上《慶余年》的男觀眾和女觀眾并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
而《藏海傳》則直接拋棄了“爹味”,用女頻劇的創作手法來打造男頻劇。
為了滿足女性用戶審美,劇情拋棄了開后宮、金手指等男頻核心爽點,人物塑造也類似于女頻。男主角藏海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復仇大女主的影子,他長得漂亮、舌燦蓮花、才華出眾、心機深沉但不失善良,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仇人平津侯時,他會用眼淚示弱,求饒也是說跪就跪,沒有什么比美人破碎更能讓觀眾憐惜。
同時劇集扎實縝密的朝堂權謀戲又能夠留住男性用戶,通過前朝權利傾軋下殘酷又瘋狂的斗爭,去揭露封建社會階級分化、視人命如草芥的悲哀現實,討好男性用戶不一定要靠男頻爽點,回歸了早年的大開大合的權謀戲碼同樣吸引人。
《慶余年》是標準的男頻劇,而《藏海傳》則是像女頻劇的男頻劇,兩部劇最大的共同點就在于同時拿捏住了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這也是男頻劇成功的關鍵,但想要復制這種成功并不簡單。
首先不爹味的男導演、男編劇、男主角就已經難倒了一片,鄭曉龍這種創造出了萬艷同悲的《甄嬛傳》以及無數大女主的導演實在難得,而像張若昀這種外形演技既能吸引男性用戶,放在女性用戶眼中也夠看的演員同樣不多見。
而另一方面,男女審美差異是很難同化的,過往的男頻劇并非沒有嘗試過同時滿足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的審美,比如《大奉打更人》邀請了靠女頻男主走紅的王鶴棣來演男頻,結果兩頭不討好。統一男女審美是一個非常微妙且困難的命題,解題方案不僅僅落在演員選擇上,而是需要整個劇組的配合。
在《慶余年》之后,能夠等到一部《藏海傳》已經足夠驚喜,不過男頻市場是否會再次迎來新的春天還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