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累計生產油氣產量突破2000萬噸,這一消息振奮人心,彰顯中國能源領域的重大突破,也讓美西方始料未及,俄羅斯副總理發聲力挺,更凸顯國際合作新動態。
富滿油田位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是我國最大超深海相斷控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油氣資源量超10億噸,是“央企十大超級工程”之一。這里油氣資源普遍埋藏在7000至10000米超深層,地質情況超深、超高溫、超高壓、高含硫,被世界視為“勘探禁區”。面對地質和工程“極限挑戰”,塔里木油田強化地質工程一體化攻關,創新超深海相碳酸鹽巖斷裂控儲成藏地質理論,提出“五定三性”油藏單元劃分評價技術,形成一套完整超深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在這些理論和技術支撐下,富滿油田勘探范圍實現“西延、東擴、南進、深拓”突破,高效發現和開發富源、滿深、躍滿等十多個超深碳酸鹽巖區塊,支撐油氣產量5連漲,把8000米地下油氣“死亡線”變成增儲上產“補給線”,將超深領域變為我國重要油氣接替領域。
富滿油田富源聯合站(資料圖)
塔里木油田研發完善萬米特深井鉆探技術,推進“一趟鉆”技術迭代升級,創新應用國產化鉆完井工具及隨鉆堵漏等關鍵技術,鉆井連破百項紀錄,8500米以深井最快完鉆周期僅80.92天,蹚出可復制的提速“富滿模式”。今年一季度,“富滿模式”使主力建產區平均完井周期從去年同期144.2天縮短至109.8天,實現深井鉆探“加速度”。在“技術+管理”創新雙驅動下,富滿油田油氣產量連年快速增長,2019年突破百萬噸,年產量實現“一年一臺階、四年四字頭”跨越發展,2023年油氣產量突破400萬噸。油田落實“一區一模式、一井一策略”理念,推動富滿油田開發井鉆井成功率保持在95%左右高水平,成為我國7000米以深建成規模最大、開發效益最好油田。
在富滿油田傳來喜訊同時,俄羅斯方面也有積極表態。據俄羅斯衛星社5月19日報道,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稱,中方提出將俄羅斯對華石油年供應量增加250萬噸,俄方愿意保障。俄羅斯政府5月初政令顯示,面向中國西部煉油廠的石油供應上限從1000萬噸提升至1250萬噸,供應期限最長延至2034年。諾瓦克表示,需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制訂通過哈薩克斯坦擴大出口的技術方案清單,目前此事正在推進。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資料圖)
中俄能源合作對雙方意義重大。對中國而言,能源需求龐大,俄羅斯油氣資源豐富,增加石油供應有助于滿足中國能源需求,優化能源進口結構,降低對單一能源供應方依賴,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近年來,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量持續增長,2023年超過1.07億噸,同比增24%,約占中國原油總進口量19%;去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達1.08億噸,占中國原油進口總量20%,俄羅斯連續多年是中國最大原油進口來源國。
對俄羅斯來說,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中國市場對其能源出口至關重要。增加對華石油供應,能讓俄羅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經濟壓力,對沖西方制裁影響,還能促進俄羅斯能源產業發展,帶動相關產業進步。
中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也讓美西方戰略意圖受挫。美西方長期試圖在能源領域對中國施壓,限制中國能源進口渠道,干擾中國能源安全。特朗普簽署關于對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征收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多次提高稅率,意圖在能源上給中國制造麻煩。而中俄能源合作加強,使中國能源供應渠道更穩定多元,美西方遏制中國能源發展圖謀難以得逞。同時,美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旨在打擊俄羅斯經濟,削弱其國際影響力。
富滿油田富源聯合站(資料圖)
但中俄緊密能源合作,讓俄羅斯在能源出口上有穩定市場,減少對西方市場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西方制裁負面影響,美西方通過制裁孤立俄羅斯戰略目標也大打折扣。歐洲因制裁俄羅斯面臨能源危機,能源價格飆升,企業成本增加,經濟發展受阻;美國自身經濟也受能源市場波動牽連,且美元在國際能源交易中主導地位因中俄能源合作人民幣結算擴大而受挑戰。
中國在能源領域發展及與俄羅斯能源合作深化,展示了中國保障能源安全能力及在國際能源格局中影響力提升。富滿油田突破及中俄能源合作新進展,是中國能源發展新成就,也為全球能源市場穩定注入正能量。未來,中國將繼續在能源領域深耕,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