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高鐵賦
何映森
憶昔蜀道,艱難險峻。石牛糞金,歷史笑柄。開路五丁,揚其美名。劍閣崢嶸,猿猱愁攀路徑;巴山磅礴,飛鳥難越峰頂。太白揮毫成絕嘆,放翁騎驢入劍門。
致富先修路,理念見真行。試看蓉城高鐵,九州大地馳奔。軌貫八荒,道通四鄰。銀龍破霧,鐵馬追鷹。千山詠贊,萬水歌吟。鋼軌錚錚書漢隸,電光隱隱走龍神。掠吳楚快飛如閃電,過燕趙火速似光影。千里山河縮地脈,十二時辰轉斗星。古驛站湮于塵,新虹橋跨入云。昔年鞍馬勞形處,今朝動車頌歌聲。穿州過省如翻掌,越嶺穿江似騰云。朝辭蜀地霞東出,暮抵京華日西沉。回首來時路,望眼已無痕。蜀道通行驚風雨,銀龍呼嘯震乾坤!
但見動車破霧穿山嶺,猶如后羿射神箭;車道蜿蜒越江河,恰似嫦娥舞彩練。銀龍跨壑飲澗,鋼軌鋪地弄弦。數字孿生之學,預演八維空間;智能調度之術,巧理九域連環。南北彈指雙城會,虹橋飛渡二重天。鋼輪碾碎千嶂雪,天路扶搖萬座山。長城轉瞬到墻腳,云貴一躍攏城邊。昔年茶馬古道,鈴響三十驛站;今日蓉城高鐵,風馳二百城環。
火鍋騰霧化五洲云氣,蓋碗凝香聚四海風情。峨眉擂動筑夢之鼓,青城奏響復興之音。盛世長歌催馬躍,新興蜀道助龍行。
蜀道動車,風景迷人。車廂晃動,是快與慢的談判;光影交替,為剛與柔之約締。筆直遠方,藏著抵達智慧,轉彎窄地,刻著理智分寸。車過隧道,猶如我輩經逆境;窗迎陽光,恰似人生向光明。憧憬未來長車掣電,貫歐亞而騰紫氣;喜聽新程汽笛穿云,越時空以見福星!
高鐵令人喜,小詩隨意吟——
蜀山逶迤接天庭,高鐵穿云似衛星。
萬里河山入畫景,千年文脈傳佳音。
鋼軌蜿蜒續唐韻,笛聲激越和秦箏。
從此天涯不遙遠,坐觀四海共潮生!
2025年5月18日改定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何映森(1946年生,四川省南部縣人。軍旅作家、詩人,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歷任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當代四川散文大觀》主編、四川省政協辦公廳綜合處處長。出版詩集《雪杜鵑》《多彩的思絮》和散文隨筆集《小路悠悠》《放飛感懷》《真情綻放》等專著,多次獲得各種文學獎勵)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