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剛剛打了勝仗的王建安一路風塵仆仆趕到西柏坡,毛主席已經在那里等他多時。
見了主席,他喜氣洋洋,剛要匯報戰果,卻不想主席先開口說:
“建安同志,這次要請你回老家做件大事?!?br/>
又有重任來了,王建安摩拳擦掌,滿臉興奮,等著主席吩咐。
“有什么任務,您只管開口!”
組織有命令,赴湯蹈火也得上,這就是我黨將領的氣度。
王建安
放出豪言的他,在聽到自己需要協助許世友攻打濟南之后,瞬間明白了毛主席不直接下令,而是先與他商量的原因。他和這個脾氣火爆的老許,曾有過很深的一段矛盾。
王建安和許世友的矛盾與恩怨究竟是什么?他們倆能在濟南戰役中放下糾葛,默契合作嗎?
攻打濟南,用人不疑
解放戰爭,敵我雙方博弈,如同在下一盤大棋。每一場戰役,每一次交鋒,每一回合前進與撤退,都是雙方審慎思考之后的結果。
1948年年中,毛主席縱觀天下大勢,看到山東諸多城市接連解放,華中華北幾乎快要連接成完整的一片解放區,只有一座城池在紅旗遍地的大環境中格格不入,遂決定先把這顆釘子拔掉。
這座城市就是濟南,目前還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掌控當中。它如同一葉扁舟,是反動派在華北最后的掙扎據點。只有拿下它,中原北部才能前后左右皆呼應。
解放濟南,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而主席心中,也有了最合適的指揮人選。
7月的一天,剛剛結束豫東戰役的王建安接到西柏坡發來的消息,緊趕慢趕,一路兼程,去見正等待著自己的毛主席。
“主席,你好嗎?”到達目的地,見到主席,王建安伸出手,與毛主席的手握在一起。他的問候不是客套,而是發自內心地關心。
主席回答:“建安同志,我很好。這次叫你來,是要給你一項大任務,請你殺回老家去?!?br/>
殺回老家,那就是回到山東?,F在的山東,只剩下一個地方還前程未定。幾乎是一瞬間,王建安就讀懂了毛主席的戰略意圖。
“根據當前的形勢來看,軍委決定先解放濟南。你就不去華北了,回山東,去山東兵團擔任副司令員,許世友來擔任司令,你看有什么問題嗎?”主席開口問道。
正常情況下,中央軍委如果在軍隊任職上有新的調整,可以直接通知到將領個人。而主席現在之所以主動與王建安商量,那是因為,他和許世友之間很不對付。
毛主席相信,他手下的將領,皆是胸懷寬廣之人。他們可以為了家國重任,把個人恩怨拋到一邊。但是出于尊重,他仍然有必要提前與當事人商量。
而聽到毛主席一番問話的王建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主席的體貼,讓他非常感動。
作為一名革命戰士,他永遠不會因為個人情感和情緒問題,耽誤組織上的大事。
他當即回答:“報告主席,我沒有意見,一切都聽軍委指揮,一定好好協助世友同志?!?br/>“好,攻打濟南這樣防御堅固的城市,解放軍還是第一次。這次任務交給你們,一定要給我打下來!”
“請主席和軍委各位首長放心?!?br/>
二人又是一番商議分析,主席還特意留下王建安一起吃飯,促膝長談。
選擇許世友與王建安的搭配,毛主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來,這兩個人非常互補。許世友作戰風格勇猛,在戰場上總有舍我其誰的氣勢,像全天下最鋒利的矛,用來攻破濟南最合宜。而王建安善于思考,做事謹慎,戰前準備相當充分,與許世友搭檔必能兼顧各個方面。
二來,這兩人雖然有過矛盾,而且矛盾還不小,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彼此了解,可以在合作中省去磨合的過程。
毛主席堅定地認為,這兩位山東雙雄,必定是強強聯手,同心協力,帶領我們的戰士取得勝利。
他還狀似玩笑地說:“這一戰如果輸了,那我就先斬許世友,再打你王建安40軍棍,我自己也得降個三級,咱們一個也跑不了?!?/p>
雖然這的確是句玩笑話,但王建安沒有把它當成玩笑。攻打濟南,事關解放軍華北華中部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王建安在離開之后,便一直想著接下來與許世友的合作。軍中誰人不知,這老許就是個炮仗,兩人之前鬧過那么大陣仗,之后又得低頭不見抬頭見,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許世友的本質,其實和解放軍的每一位將領都一樣。他們分得清輕重緩急,也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盡管從前不太愉快,但如同毛主席相信他們一樣,王建安也相信許世友,絕對不會本末倒置。
說起來,他們二人從前的矛盾,與其說是沖突,更像是一場誤會。
看似背叛,實則挽救
曾幾何時,他們倆其實是一對默契又親密的搭檔,紅軍長征時,兩人都是紅四方面軍中數一數二的優秀人才。
但就在這一時期,紅四方面軍出了個反動分子,意圖獨立于黨中央之外,重新再建一個黨組織,明目張膽地搞分裂,破壞團結。
此人的錯誤在1937年3月得到肅清,可與此同時,紅四方面軍的一眾軍中干部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其中就包括許世友。
其實他和反動派根本不是一路人,但總有小人猜測他別有用心。閑言碎語,各種明里暗里的猜忌,以及不知從何處傳出的中央要槍斃紅四方面軍領導的流言,都把他的思維推進了一個死胡同。
許世友本就是個直來直去的人,沒什么彎彎繞繞,受了委屈,還有可能小命不保,情緒激動之時,他做了個錯誤的決定,帶著兄弟們一起走。
他們自己打游擊,跟敵人斗爭到底,也好過在這里受窩囊氣。
王建安時任紅四方面軍政委,他一開始認同大家的行為,臨走之前卻又幡然醒悟,意識到他們的做法會帶來多么嚴重的后果。
他必然不能眼睜睜看著戰友們犯錯,許世友又勸不動,于是只好把這件事情向上級作了匯報。就這樣,兩人結下了梁子。
許世友當然被組織上控制了起來,他在心中無數次痛罵王建安是個叛徒,對毛主席等人也沒什么好臉色。直到幾天后,毛主席來看他。
“你們快把許世友的鐐銬解開?!泵飨贿呎f著,一邊坐下,“我們都明白,他是他,你是你,不會混為一談。大家是要干革命的,必須團結一致。”
主席講著革命道理,許世友一言不發,內心卻已經開始反思,情緒也不像剛開始那樣激動。后來,他終于想通了,對毛主席說:
“我許世友,要為窮人打天下。以后黨指揮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br/>“好,你不要背思想包袱,我相信你,中央也是。你想出去,不是要造反,只是一時想不通。沒有你這武將,我一個文人哪里行。”
聽著毛主席的一字一句,許世友心頭暖烘烘的。他自始至終想要的,只是一個理解罷了。
鬧出這么大動靜的許世友,最終還是被毛主席寬恕,黨籍一開始被開除,后來也得到了恢復。從此,他在心中就更是感念主席,感念黨組織。
還是那句話,組織上有需要,指揮他打哪里,他就會打哪里。
至于王建安,許世友那么聰明,不可能想不明白,這位老戰友最后的舉動,其實是救了他們,沒讓他們走上無法回頭的道路。
想得通歸想得通,鬧別扭歸鬧別扭,兩者不耽誤。當然,鬧別扭的前提是,沒有需要兩人配合的重大任務。
現在既然要攻打濟南,他們就一定會放下過去那些恩恩怨怨,上演一場將相和,共同迎戰敵人。
當老戰友再度相逢,兩雙手握在一起,你拍拍我,我拍拍你時,所有誤會都消弭在對視一笑中。
解放濟南,大獲全勝
1948年8月,中央軍委正式確定了有關濟南攻堅的作戰方針,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攻濟打援。攻打城市,打擊援兵,兩條路線同時進行。
軍委指示華東野戰軍全力出擊,整個野戰軍的作戰部署由粟裕來確定,而攻打濟南這一部分,則由許世友、政委譚震林、王建安三位首長來定奪。
攻城部隊又兩個部分,從東西兩大方向發起進攻,其中西面是最主要的進攻路線。
切斷西面的交通,拿下機場,就能斷掉敵人的空援,給地面進攻部隊減少阻力。敵人陸地援助不用多說,交給我軍進攻部隊來負責切斷。
9月16日,我軍發起全線進攻,東西兩路同時向前突破。許世友和王建安各司其職,保持密切溝通交流,互相補充,齊頭并進。
敵人戰前引以為豪的最為堅固的防御工事,以及一些對他們極為有利的地形地勢,在解放軍的攻勢面前都不堪一擊。
敵人負隅頑抗,許世友渾身充滿殺氣,沖鋒陷陣,王建安則始終保持冷靜,通過不斷地推演籌謀,選擇最恰當的作戰方式。
這兩個人的合作,還真應了毛主席說的話,山東雙雄,孤掌難鳴,同心協力,手就能擊得響。
到了20日的晚上,濟南外圍的據點就已經全部被我軍肅清,只剩下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攻城。
濟南幾乎可以算得上是蔣介石和反動派在華北華東地區最后的指望,王耀武一定得到了他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濟南。
但是,蔣介石的決心,終究大不過解放軍的決心。
內城攻堅,相比于外城攻堅來說,更是個硬骨頭。我軍把所有大炮連成一線,集中火力優勢,一邊攻擊敵人的防御陣線,一邊想辦法向上攀登。
國民黨各部殊死抵抗,有不少士兵,即便是政治立場和我軍不一樣,他們的血性也讓同為軍人的戰士們動容。
相比之下,王耀武這個指揮官,他的所作所為就太令人不齒了。
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他就已經從局勢分析,推斷出了國民黨的失敗。于是,他化裝偽裝,假扮成老百姓向外潛逃,以青島為目的地,想去那里投靠美軍。
不過,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我軍的敏銳程度。在途經壽光縣時,他就被解放軍攔了下來,身份由此而敗露。
失去了主心骨,守城部隊節節敗退,我軍在9月24日黃昏勝利會師,濟南也得到了完全地解放。
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蔣介石重兵把守重要城池的謀略,也因為我軍的這次勝利而徹底破碎。
許世友,王建安,這對紅四方面軍的老搭檔,再一次在戰場上綻放了共產黨軍人的風采。
結語
不管是毛主席,還是王建安和許世友這兩位當事人,都明白彼此心中的所思所想。
解放濟南,兩位老友放下個人情緒,為了一致的目標而攜手作戰,再一次證明了我黨將領的豁達、強大、無堅不摧。
參考文獻:
1.中國軍網
2.黨史博采
3.合陽縣教育局
4.《虎嘯血野:華東野戰軍征戰錄》 侗楓 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