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慜超越前輩樸智星了嗎?也許很多人說,樸智星畢竟有歐冠冠軍,而孫興慜6年前打進歐冠決賽,輸給了利物浦,沒有達到前輩的高度。但凡事要具體分析,樸智星在曼聯,從來不是絕對主力,但孫興慜在熱刺,卻擁有極高的地位。如果你覺得熱刺的咖位不及曼聯,但具體到歐冠,他們不都是曾打到決賽的球隊嗎?
如果唯冠軍論,那么董方卓還是歐冠冠軍呢。
這次歐聯決賽,孫興慜雖然只是替補出場,但能以隊長的身份舉起冠軍獎杯,絕對是亞洲足球的歷史性一刻。雖然歐聯的分量遠不及歐冠,但這一幕,絕對比樸智星混在曼聯人群中觸摸大耳朵杯,更具震撼性。
這些年來,亞洲足球一直在進步,最大的體現就是,歐洲五大聯賽,有越來越多的亞洲面孔。以前,也有亞洲球員在歐洲踢球,但效力豪門的例子極少。而現在,利物浦,阿森納,拜仁這些頂級強隊,都開始接納亞洲球員了。如果你沒有實力,肯定不會讓豪門垂青的。
歐聯翻篇了,接下來,就是歐冠了(歐協聯就算了吧)。先把孫興慜捧杯的事放一放,歐冠決賽,大家發現隱藏版的亞洲德比了嗎?
大巴黎的李剛仁,來自韓國。國米的塔雷米,來自伊朗。
雖然這兩人都算不上主力,但如果自己的球隊奪冠,他們當然也都是冠軍成員,這和當年樸智星是一個性質。而且,兩人是有概率以替補的身份出場的。
這不僅是亞洲德比,而且是東亞和西亞的直接對決。只不過,他們借了歐冠冠軍這個頂級的舞臺。雖然這個亞洲德比只是歐冠決賽很小很小的一個元素,也許只有亞洲人會發現并在意,但這絕對體現了亞洲足球的進步。還是那句話,以前,哪有那么多頂級強隊,會將亞洲球員納入麾下啊?而這次更極端,兩隊還都是歐冠決賽級別的球隊。
當然,橫向對比一下,孫興慜,大概就是亞洲球員在歐洲足壇的上限了——即,作為絕對主力(更準確地說,是隊長),效力一個頂級聯賽的二線強隊。這個定位,對熱刺來說不過分吧?本賽季熱刺聯賽是真拉胯,只比降級區高一位,但人家畢竟是歐聯冠軍,而且,下賽季可以去打歐冠。再說了,big6的叫法,都延續了十幾年了。
而看看其他更強球隊的亞洲球員,利物浦的遠藤航,阿森納的富安健洋,包括前面提到的李剛仁和塔雷米,都不是絕對主力。所以,亞洲球員想效力頂級豪門,大概率是拿不到主力位置的。
而把球隊的檔次進一步降低,亞洲球員才有可能成為核心,比如,布萊頓的三笘薰。
當然,孫興慜肯定也會羨慕自己的國家隊小兄弟李剛仁(盡管兩人在亞洲杯期間曾沖突),畢竟,大耳朵杯是歐洲足壇的至高榮譽。
總之,歐冠決賽出現亞洲德比,這是歷史性的一刻,體現了亞洲足球的進步。最后,發出靈魂一問——這樣的亞洲德比,什么時候,才能有中國元素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