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俄烏談判剛消停,巴以這邊又炸鍋了。這次以色列玩得比以往都狠,直接發動地面戰要徹底“占領”加沙,連“基甸戰車”這種圣經里的滅國級代號都用上了。更詭異的是,中美兩國幾乎同時做出反應: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把多個區域標成“極高風險”,直接喊中國公民“趕緊撤”;美國則從迪戈加西亞基地撤走B-2轟炸機和加油機,這架勢像是在給即將爆發的大戰騰地方。
以色列這次明顯是有備而來。他們先炸了加沙670多個目標,把哈馬斯的武器庫、地道全端了,接著地面部隊分南北兩路推進,擺明了要切斷加沙的“血管”。總理內塔尼亞胡更是直言不諱,說要“接管整個加沙”。這種明目張膽的領土野心,連聯合國都坐不住了——加沙已經有47萬人面臨饑荒,以軍卻只允許“基本數量”的人道物資進入,這哪是救人,分明是在給占領鋪路。
最讓人看不懂的是美國的態度。按理說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鐵桿小弟”,但這次美軍不僅撤走轟炸機,還和哈馬斯秘密談判,甚至繞開以色列和胡塞武裝停火。這種“甩鍋”操作,說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在搞“美國優先”——與其無限支持以色列,不如和沙特、阿聯酋這些產油國搞好關系,既能保障能源供應,又能在也門等地快速刷外交政績。不過美以關系真的破裂了嗎?未必。美國一邊撤走B-2,一邊又派B-52來“常態化威懾”,這種“欲擒故縱”的把戲,其實是在給以色列更大的行動自由,同時還能在國際輿論面前裝“好人”。
對哈馬斯來說,這場仗注定是硬仗。雖然以軍來勢洶洶,但哈馬斯的地道戰術可不是吃素的。他們花了幾十年挖了四通八達的地下網絡,既能藏武器又能轉移兵力,甚至還配備了防爆門和通訊設備。當年以色列用了幾個月才清除一條地道,這次面對更復雜的地下迷宮,以軍的地面推進怕是要付出慘重代價。更麻煩的是,哈馬斯背后還有伊朗支持的“抵抗軸心”,如果以軍真的打進加沙核心區,難保伊朗不會直接下場報復。
這場沖突的影響早已超出加沙。一旦以色列成功控制加沙,中東的權力格局可能徹底洗牌:沙特、阿聯酋這些美國盟友會重新掂量和以色列的關系,伊朗則可能加速推進“抵抗之弧”的擴張。更關鍵的是,以色列的暴行正在摧毀自己的國際形象,連南非都在聯合國指控其“種族滅絕”,歐洲多國也開始承認巴勒斯坦國。這種孤立局面,很可能讓以色列在未來的談判中陷入被動。
但最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在背后的“攪局”。雖然美方嘴上說要推動停火,但實際行動卻在給以色列撐腰——不僅否決聯合國停火決議,還繼續提供武器。這種表里不一的做法,只會讓沖突越演越烈。中方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在第一時間發出撤離提醒,這既是對公民的保護,也是對局勢惡化的預判。
現在的中東,就像一個火藥桶,而以色列的地面戰就是那根導火索。如果國際社會不能形成合力制止沖突,第六次中東戰爭的陰云可能真的會籠罩這片土地。但更諷刺的是,當以色列在加沙肆意妄為時,他們或許忘了:歷史上所有的軍事占領,最終都只會埋下仇恨的種子,而這種仇恨,往往比任何武器都更致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