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賀龍之子賀鵬飛,看四下沒人,閃身沖進一間商人辦公室,湊到那人耳邊,壓低聲音說:“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錢幫忙買!”
商人名叫徐增平,聽到賀鵬飛要買的東西,不禁心中一驚,這個大家伙來歷不一般,他小小一個經商的人,不說買不買得起,能不能買都是問題?
賀鵬飛卻很篤定:“這艘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一定要買,而且一定要盡快達成交易!”
瓦格良號是蘇聯建造的航空母艦,蘇聯解體后被押給烏克蘭抵債,這艘航母還沒完工,烏克蘭打算低價當廢鐵處理了。
瓦格良號出售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各國都在盯著這艘規模不小的航空母艦,國家出面購買,定會引發不少阻力。
賀鵬飛知道這個情況之后,還特地到烏克蘭考察過,瓦格良號各方面的技術水平都很優秀,對于發愁航母建設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可是買下瓦格良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施加壓力,要把瓦格良號拆成碎片。
賀鵬飛經人介紹,輾轉找到了徐增平這里,請徐增平用商業公司的名義,把瓦格良號買回來。
徐增平在香港做生意,在國際貿易上有點兒路子,有徐增平出面不突兀,而且他是山東人,有愛國情懷。
聽過賀鵬飛的提議,徐增平覺得可行,開始馬不停蹄籌備購買瓦格良號航母的事情。
徐增平明面上當然不能說是為國家購買航母,找了一個開發航母旅游船的名目,開始去為瓦格良號競標。
拿下航母訂單需要的人脈和資金不少,徐增平一個人絕不能辦到,賀鵬飛又找到證券界的大佬邵淳,這是最主要出資人之一。
就這樣,購買瓦格良號航母,明面上就成為了民間自發的行為,徐增平是明面上的主要購買人。
他用公司的名義跟烏克蘭談合同,就這樣,也遇到不少阻攔的力量,質疑徐增平購買意圖的聲音從來沒停過,美國就要求烏克蘭把航母上的裝備都拆干凈才能賣。
好不容易經歷一番波折,烏克蘭在價格上又開始猶豫,徐增平一咬牙開了2000萬的一口價,把瓦格良號和設計圖紙的購買合同一起敲定了下來。
徐增平的任務算是完成了,可是到了付款的時候,他犯了難,他的公司拿不出那么多現金流,最后還是邵淳牽頭出資,解決了問題。
一番波折下來,瓦格良號的實際購買者,便成為了邵淳這邊,后來跟烏克蘭辦理瓦格良號的交接手續,也都是由邵淳籌錢。
1999年,瓦格良號終于要運回國了,不過美國可沒這么易然放過一艘航母,瓦格良號剛出烏克蘭的港口,就被攔在了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雙方又是一番交涉,土耳其各種推脫借口,又是安全隱患又是手續不全,總之就是要讓中國花錢疏通。
拉扯了幾個月,土耳其松口,卻提出要求,讓中國找個第三方擔保,否則還是要把瓦格良號扣留。
為了讓瓦格良號順利回國,中國各方周旋,最后希臘相助,幫助瓦格良號通過了海峽,順利啟程回國。
經歷這么多坎坷才買到航空母艦,自然不能就這樣拿去改造成為游覽船的,當時對如何處理瓦格良號眾說紛紜。
有人覺得裝備都被拆了,瓦格良號沒有什么大作用,不如趕快拆了換錢,畢竟當時瓦格良號名義上的歸屬還在民間商人手上。
賀鵬飛卻說阻止拆解航母的做法,他認為雖然當時中國研制航母的時機還未成熟,但是中國發展航母是早晚的事情,瓦格良號到時候才能真正體現價值。
賀鵬飛伏案研究,為國家海軍建設提出了長遠的建議,瓦格良號被留下了作為中國海軍的種子。
后來時機到來,瓦格良號被交還國家,在這艘航母的基礎上,屬于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被建造出來。
賀鵬飛當年的努力,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航空母艦事業的發展,遺憾的是,賀鵬飛將軍瓦格良號回國前就去世了,沒能親眼見到中國航母的誕生。
曾經為瓦格良號回國努力過的愛國商人們,也都被銘記在中國航母艱辛的發展史上。
參考資料:瓦格良號-百科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