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和訊網報道,近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對美國與中國就貿易問題展開的談判發表評論,期間提出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猜測談判有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回應稱,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
連月來,臺積電加碼向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民進黨當局準備耗資近百億美元加大采購美國武器、購買600噸美國天然氣、采購波音客貨機等,但極盡討好美國的臺當局沒有得到特殊待遇,與美關稅談判并未取得實質進展。在談判陷入泥潭之際,島內新臺幣匯率暴漲10%,一度沖破1美元兌換29元新臺幣大關。升勢引發多方揣測,本地壽險業和出口商恐慌性拋售美元換臺幣,而臺相關金融部門未出手支持市場,令島內輿論質疑賴清德當局自愿被美國“割韭菜”。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特朗普再次執政尤其是此番發動對華關稅戰時,美西方輿論就有這么一種猜測:特朗普可能以“棄臺”甚至支持兩岸統一來為美國換取經濟利益,這符合特朗普商人性格及其思維邏輯。這次特朗普無預警蹦出這席話,把“臺獨”分子嚇得雞飛狗跳,賴清德之流的不安與恐懼可想而知。美國國務院與“美國在臺協會(AIT)”在回應時,不約而同宣稱所謂“美國臺海政策沒有改變”,說什么“特朗普的發言明顯是針對中美貿易關系”等等。
眾所周知,中美關稅大戰是由美方掀起的,目的很明確,一是縮小中美貿易逆差;二是割中國的韭菜,償還美債;三是通過關稅大戰企圖摧垮中國的經濟。但結果是,中國離開美國還有全世界市場,但是美國卻離不開中國。不然,也不會有美國國內十幾個州州長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也不會有美國民眾大規模囤積中國商品。也就說,美國新政府的計劃落空了,只能上趕著和中國談,并且關稅最終回到原點。要知道這與剛開始特朗普政府對華不斷提高關稅的強硬態度截然不同。
美軍(資料圖)
極為諷刺的是,賴清德當局對島內在野勢力張牙舞爪,但在美國人面前卻搖尾乞憐,甚至還在做著“倚美謀獨”、“脫中入美”的春秋大夢。殊不知,他們只是美國印太棋盤中的一枚棋子,“棋子”也終將淪為棄子。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朋友卻是致命的”。三年前,美國政府曾把烏克蘭當作“抗俄”的棋子,并提供數千億美元的軍援,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開戰。如今,烏克蘭不僅未能加入北約,還賠上了民眾性命和國家領土。
2023年,美國一家著名的軍事研究機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臺海沖突,進行了一次“兵棋推演”,并將結果形成文字報告,發布在了自家的官方網站上。
臺灣作為沖突的中心,一如今日的烏克蘭,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傷亡數萬人,經濟重創、民生凋敗。同時,美國及日本的軍事力量也都遭遇嚴重折損。當然,這只是CSIS的一家之言,在模擬臺海爭奪戰中,美國作為藍方,面對新型武器加持下的解放軍,只抵抗了74秒,海面上的航空母艦就被全部摧毀。
戰斗機(資料圖)
臺灣地區內部越來越多媒體關注臺海附近的軍事演習情況,在相關報道中更是表示臺灣地區軍隊已經連續兩天進行所謂的精準導彈射擊操練,而解放軍機和艦艇數量也在暴增。一時之間關于兩岸之間即將要正式進行武力對峙,大陸要對臺灣地區進行武力統一的言論甚囂塵上。其實解放軍在臺海附近進行演習是很正常的情況,臺灣地區的民進黨和其他的臺獨勢力勾結外部勢力不斷的挑釁,才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