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敢逼俄羅斯停火,我們就找中國談! ”
5月20日,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一句話,直接把美歐的威脅懟了回去。
就在前一天,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剛放狠話:“俄羅斯必須在一周內拿出停火方案,否則等著新制裁吧! ”
可普京轉頭就宣布:要把美俄談判的底牌全告訴中國。
美俄施壓,歐洲制裁
歐洲領袖與澤連斯基發表聯合聲明,呼吁俄方自5月12日起實施為期30天的無條件停火,以為持久和平創造外交空間。
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X上分享峰會內容與聲明全文,強調停火將為和平談判提供真正機會,他亦警告,若俄羅斯拒絕,將面臨更嚴厲的制裁。
歐盟警告,若俄羅斯拒絕停火,將正式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實施永久制裁,該管線連接俄羅斯與德國,雖于2021年完工,但自2022年戰爭爆發前夕即被擱置,從未啟用。
聯想到歐洲那邊也正籌備著第18輪對俄制裁,因此普京的處境并不輕松,盡管戰場上俄軍已經取得戰果,但經濟上遭受的風險卻在持續加大。
面對西方勢力的步步緊逼,也難怪俄羅斯會把目光瞄向中國,或許如今也只有中國能夠成為普京最大的底氣...
5月19日,美俄歐烏四方之間打了3通電話,但與其說這是“四方爭辯”,倒不如說是“兩方半”在互相博弈。
烏克蘭沒有半點話語權,歐洲也僅僅算作“半方”,因此俄烏沖突的未來,依然是要由俄羅斯和美國決定。
可能,有人會問那么為何歐洲國家沒有參與進來呢?中國又為何不在其中?
畢竟,美俄可不傻,自己好不容易才有機會談判,要是將歐洲加進來,自己能分到的好處肯定會少,所以,干脆不帶歐洲玩,自己談自己的,簡單高效。
這場戰爭打到現在,中國雖然多次呼吁和平解決沖突,但沒有明確站隊,其次就是美俄對中國的態度不一樣。
美國一直防著中國,生怕中俄聯手,所以這時候可不想給中國任何機會介入,而俄羅斯覺得現在經濟對中國依賴得已經夠嚴重了,不能再在停戰談判上求著中國。
戰略轉向,東方作引力
正是在這種結構性的巨大壓力之下,俄羅斯的戰略重心,就像潮水一樣,正悄悄地向東方轉移。
莫斯科心里明白得很,在西方持續不斷的打壓下,中國幾乎成了它最重要的潛在依靠,這種轉變,不只是擺個地緣政治姿態,而是滲透到了最實際的經濟合作和戰略協調層面。
再看俄羅斯對中國的坦誠,都到了不同尋常的地步。
負責外交的高層,居然公開說愿意主動把跟美國、跟歐洲、甚至跟烏克蘭會談的詳細進展,通報給中方,這在外交圈子里,幾乎可以說是把心窩子都掏出來了。
對俄羅斯來說,前線可能占了點地方,拿下了烏東一些區域,但這盤大棋的死活,最終還是看怎么化解整體的戰略困境,怎么減輕經濟風險,轉向東方,成了普京政府眼中唯一的解。
中俄之間的合作,底基就搭在“務實”兩個字上,別光看貿易額數字蹭蹭往上漲,里頭這套運轉機制,才真可能挑戰現有國際體系。
拿能源來說,俄羅斯不光準備給中國多供油,價格上也給了不少優惠,從西伯利亞的輸油管到北極的液化天然氣航線,再到跨境的煤炭通道,一條條能源動脈正變得越來越通暢,直接流向中國。
這套能源安全網絡,對俄羅斯來說,不光是個巨大的出口市場,更是在西方想卡它能源收入的脖子時,一條硬生生撕開的“生命線”。
更厲害的,是中俄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那簡直是一場“去美元化”的靜悄悄革命。
兩邊做貿易,用非美元貨幣結算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醒目的是,人民幣在雙邊貿易結算里的占比,竟然已經超過了盧布!
甚至有消息說,上海那邊的石油交易中心,專門給俄羅斯原油搞了個用人民幣買賣的平臺,吸引了不少企業直接拿人民幣去進油。
這種在國際支付軌道上“另起爐灶”的玩法,雖然動靜不大,卻像是在美元霸權的這堵高墻上,一下下鑿著細小的孔洞。
合作無聲,力量自在
除了能源和金融,中俄的務實合作還體現在更多領域,比如中國從俄羅斯大幅增加了小麥進口,這給俄國提供了新的農產品銷路,也幫中國多了一條糧食進口渠道,聽說有些俄糧拉回來加工一下,還送去了其他國家,等于給自己建了個特別的“糧食緩沖帶”。
技術層面的合作也在進行,具體細節雖然不容易看清,但某些定義為民用的、包括精密機床在內的設備,正源源不斷地運往俄羅斯,這背后的用處,難免讓人遐想。
中俄雙方這種合作方式,顯得格外低調,可以說是心照不宣,然而,這種輕描淡寫的外表下,卻是實打實的貿易數字增長,是能源、金融、商品你來我往的熱絡。
就像有些人看得很透亮:這種建立在市場、技術、資金、資源互換基礎上的“合作套餐”,比任何寫在紙上的同盟條約,可能都更能讓那些試圖離間或圍堵它倆的勢力感到頭疼。
反觀俄烏沖突的另一條線上,烏克蘭的處境就顯得格外艱難,這多方圍繞它命運進行的復雜博弈,基輔手里幾乎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決定權。
雖然得到了西方的支援,但烏軍面臨的問題也不少,有報告就揭露,給烏克蘭的部分彈藥老舊得不行,甚至追溯到冷戰時期,打出去啞火或者根本不能用的情況不少,這無疑極大影響了前線的效果。
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正被那些域外大國的戰略算盤左右著。
事實似乎證明,想單靠制裁,很難從根本上打垮一個擁有龐大體量和外部支撐的大國。
而這種建立在務實利益和互通有無基礎上的合作,卻正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時候,硬是勾勒出一條全新的生存與發展路徑。
與其在人家設定好的老舊規則里硬碰硬撞個頭破血流,不如自己悄悄地另辟蹊徑。這或許,才是當前這場博弈,給我們所有人的最大啟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