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哨聲體育工作室】
2025年多哈世乒賽男單首輪,王楚欽在與美國隊選手納雷什的比賽進行到第二局1∶0時,裁判判罰王楚欽發球犯規。王楚欽向裁判確認判罰后,立即提出“鷹眼”挑戰。
隨后,賽場大屏幕給出視頻回放,畫面顯示王楚欽發球拋球的路線與垂線的夾角角度為24.67度,沒有超過規定的30度上限。因此,裁判認定王楚欽挑戰成功,他不被罰分,重新發球。
這一小插曲并未對雙方選手產生太大影響,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楚欽最終以4∶0取勝。賽后,王楚欽在采訪中表達了對自己發球標準度的信心:“通過隊內的檢驗,我覺得自己的發球是比較過關的。”同時他認為,“鷹眼”挑戰能幫助防止裁判的誤判。
5月17日,王楚欽在比賽中發球。
乒乓球項目中“鷹眼”指的是TTR(Table Tennis Review 乒乓球回放系統),是一種通過高速攝像頭和電腦計算來回放和判斷乒乓球運動軌跡、角度和落點的系統。當球員對比賽中的官方判罰提出申訴即挑戰時,可以使用。TTR會對做出判罰時的場景提供回放,由TTR裁判對申訴做出最終裁決。
每名運動員在每場比賽有兩次挑戰機會,若挑戰成功或審核無法判定時不計次數,若挑戰失敗則消耗次數。運動員可以針對裁判對自己的具體判罰以及對手的犯規進行挑戰,挑戰只能在主裁判產生判罰后立刻提出,否則視為認同裁判判罰,放棄挑戰機會。
在體育比賽中,“鷹眼”系統被廣泛應用在網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等項目。乒乓球賽事中的TTR主要輔助裁判關于發球、擦邊球、擦網球等判罰,有8個場景符合挑戰條件:擦邊球、擦網球、拋球高度(不低于16厘米)、發球角度(不大于30度)、遮擋發球、在臺面下的發球、在臺內的發球、干擾。
王楚欽在本屆世乒賽中的兩次“鷹眼”挑戰。
多哈世乒賽男單1/16決賽,王楚欽4∶0橫掃中國香港隊選手黃鎮廷,第四局比賽中,裁判判罰王楚欽臺內發球,TTR回放系統顯示,王楚欽發球無誤,挑戰成功。女單1/32決賽,中國隊選手陳幸同認為對手發球拋球角度不合規,申請TTR挑戰成功后得分……
科技手段的助力,彌補裁判肉眼觀察的局限性,不僅重塑體育賽事的判罰標準,還增強了觀眾的現場參與感。國際乒聯2019年開始嘗試使用TTR技術,本屆世乒賽是TTR技術首次在世乒賽中應用。
乒乓球國際裁判長、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孫麒麟認為,發球問題是乒乓球比賽中容易引發爭議的焦點問題之一,因此國際乒聯制定了復雜的發球規則條文,近年來這些規則執行得更為嚴格。在國際大賽中采用“鷹眼”技術有助于幫助裁判判罰,讓比賽更加公平。
選手在比賽過程中提出挑戰后,現場經過視頻回放加上判定,需要一定時間。在羽毛球比賽中,有時選手會利用“鷹眼”挑戰的空隙,為自己獲得喘息的時間,調整比賽節奏。
不過,乒乓球比賽每局是11分制,比賽節奏快,申請使用“鷹眼”挑戰可能會影響比賽的連續性和觀賞性,這需要參賽選手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圖片來源:新華社及網絡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哨聲體育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