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減持。中國由美國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英國變為第二大債主。3月正值本輪美債市場動蕩前夕。美國財政部2025年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日本3月增持4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為11308億美元,依然是美國第一大債主。中國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654億美元,為今年首次減持。減持后,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倉規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特朗普(資料圖)
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
美國財政部的報告顯示,3月外資凈買入美國各項資產,其中長期證券凈買入額高達1832億美元,更值得留意的是私人資金就貢獻了其中的1460億美元。也就是說官方資金(各國央行及主權基金)僅凈買入373億美元,其中英國就買了290億美債。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官方資金整體凈流出49億美元,說明海外官方持有的短期證券和現金減少量,多余長期證券的增持量,總體而言,海外主權投資者仍在減持美元資產。可見,一方面私人資本押注美國經濟“軟著陸”。
這是自本世紀初以來,英國的美債持有量首次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當前美國第一大海外債主是日本,最新持倉總額為11308億美元,環比增加49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個月增持。 自2013年11月持倉規模達到13167億美元的峰值后,中國就一直在逐步減持美國國債,轉向增持黃金等其他資產。數據顯示,中國當前的美債持有量相較峰值下降了5513億美元,降幅近42%,同期黃金儲備從3389萬盎司增持至7370萬盎司,增幅超117%。
特朗普(資料圖)
據外媒消息,特朗普16日再次表達了希望與中方領導人會面的愿望。他指出,中美關系"很重要”,自己愿意前往中國,與中方元首就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舉行會談。從12日宣稱希望同中方領導人通話,到中東之行剛一結束,就重申了自己的訪華"愿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在中美領導人會談這件事上的心情是越來越迫切。對他來說,無論是中方大幅拋售美債所帶來的債務壓力,還是中美互降關稅后,美國企業大幅購進中國商品,中方卻并不著急從美國買東西這一情況。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曾長期是美國第二大海外 “債主”,但出于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管理外匯儲備風險的考量,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開始重新審視美債持有策略。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債環比減少189億美元,持倉總額為7654 億美元,英國成為美債第二大債主,日本則是美債的第一大海外持有國。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動蕩以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增加,美債迎來新一輪的拋售潮。
雖然美債收益率是目前可信賴的全球資產市場上無風險固定收益的不二產品,中國還依靠電子產品、玩具和服裝等廉價商品的推動,賺取了每年超過三千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順差。但即便如此,中國央行仍然一直在拋售美債。沒有將美債作為單純的投資行為,在儲備資產配置中可能更多地考慮了一些地緣競爭因素,大概率是央行減持美債的主要原因。特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后,歐美凍結了俄羅斯央行三千多億美元資產之后,中國央行減持美債的步伐有所加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