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略唯一的骨血,由彭德懷親自撫養長大的黃歲新,后來怎么樣了。他是毛主席譽為"贛水那邊紅一角"的杰出紅軍將領,戰功赫赫,令敵人聞風喪膽。可謂是共和國最可愛的人兒之一。他就是黃公略。
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不幸在戰斗中中彈犧牲,年僅30歲。走馬燈般的一生,短暫卻燦爛奪目。他留下妻兒無依,唯一的骨肉后代更是遭了不少罪。幸虧有彭德懷這位"彭伯伯"的恩情,才得以渡過難關。
那么,黃公略和彭德懷的真摯友誼是怎樣的?黃公略的妻女后來過著何種生活?讓我們一探究竟!
咱們先說說黃公略和彭德懷兩位將軍的交情。倆人同是湘軍出身,早在1921年就已經相識,一見如故,簡直就是"知心好兄弟"。待到組建工農革命軍期間,更是出生入死,患難與共。
當年蔣介石想讓黃公略、彭德懷"投誠",便讓黃公略的親哥哥黃梅莊上門游說。黃梅莊先是施展"酒醉詐"伺機刺探,隨后露出馬腳,不得已拿出蔣介石送的請降書信。那廝以為已經把彭德懷哄騙得服服帖帖,沒想到彭德懷早就識破了他的陰謀,而且做了一番周密部署。最后不僅將黃梅莊扭送回去,還裝作黃公略的口吻寫了一封狠狠痛罵蔣介石的信,讓梅莊帶回去。從此蔣介石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原以為友誼就這般天長地久,誰知命運無情,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突然犧牲。彭德懷聽到噩耗,悲痛欲絕,恨不得立馬殺到前線去替黃公略報仇。后來在蘇維埃政府的建議下,將紅軍步兵學校改名為公略步兵學校,以志紀念。彭德懷親書"公略亭"三個大字,吩咐部屬要時刻牢記黃公略的功績。
黃公略一走,他的妻兒更是深陷水火之中,受盡艱難。彭德懷雖在戰火紛飛,卻掛念著黃家的情況。抗戰期間,他不時寄錢回黃家鄉助其度難關。直到1949年中原解放,彭德懷終于找到了劉玉英母女,像親人一樣接納了她們。
在隨后的日子里,彭德懷視黃歲新如己出,悉心關懷備至。他為黃歲新裁制軍裝、購置手表,甚至將柔軟的床鋪也讓給她。真可謂是出手闊綽,呵護有加。
1961年初秋,黃歲新懷孕生子。62年她又懷有身孕,為不影響工作便想打掉孩子,彭德懷嚴詞拒絕,最終化險為夷。63年張獻華出生后,彭德懷定期為其煲牛奶,親自喂養。一老一小,濃濃父愛堪稱"天倫之樂"。
即使在那個特殊年代,黃歲新也受盡非議。所幸當年毛主席稱贊了黃公略的功勛,她才得以渡過難關。86年,黃歲新帶著一家三口回到了江西老區重游故地,瞻仰"公略亭"。2019年,黃歲新與世長辭,享年88歲。
黃公略雖然生命短暫,卻灑下了太多英雄的血淚。幸虧有彭德懷這位"恩人"的照拂,他的妻女才得以渡過難關。二人的友誼可謂"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真是革命戰友中的佼佼者。
個中故事曲折離奇,著實令人動容。無怪乎當年毛主席要為黃公略作贊,彭德懷更是竭盡全力照顧其家屬。作為優秀革命家的后代,黃歲新一生也算不負這份殊榮。
總的來說,黃公略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英烈,而彭德懷的恩情也實在讓人肅然起敬。這種戰地情誼之純粹,此間革命友誼之高尚,實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