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記者從貴陽市氣象局獲悉,20日中午貴陽市氣象局通過媒體發布的《昨夜貴陽出現13596次閃電》新聞稿一度沖上熱搜。該新聞稿件先后在貴州省市媒體、部分中央媒體傳播,據不完全統計,稿件24小時點擊率886萬次、網友點贊數7.8萬、留言數2.3萬。
在留言板,網友問得最多并惹起熱議的留言有“是小編數出來的嗎?”“是誰又再亂發誓?”……看到鋪天蓋地的留言,貴陽市氣象局積極跟帖,強調雷電的次數不是氣象局拿著計算機在窗邊坐著數出來的,而是通過氣象監測設備監測出來的。
如何監測?記者采訪了貴州省氣象局氣候中心副主任劉波。劉波介紹,雷電閃電次數、強度等數據是通過三維閃電定位儀來測定。目前貴州三維閃電監測定位系統由4個ADTD閃電定位監測站、20套VLF/LF三維閃電定位監測站、46臺大氣電場儀、雷電數據處理中心站及對應數據處理、圖形顯示、閃電數據庫等組成。
“三維閃電定位儀算是超大型‘計算器’”當閃電放電時會產生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電磁波的頻率有關,三維閃電定位儀使用多個接收天線來接收閃電放電的電磁波信號,這些天線之間的間距相等,并按照特定的布局方式(如正方形、矩形或圓形)設置。根據接收天線之間的間距和接收信號的時間差,計算出閃電發生的位置。
針對雷電防范,氣象部門從四個方面對公眾加以提醒:
室內防雷要點
在雷電天氣中,最重要的是確保人身安全。因此,我們需要選擇安全的避雷措施。在室內,應立即關好門窗并遠離陽臺和外墻壁等;最好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不要靠近和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自來水管、燃氣管及衛生間的各種管道;若雷聲響起時在廚房,馬上停止用水清洗食物和餐具等;若雷聲響起時正在洗澡,需馬上離開,因為淋浴、浴缸內的水以及水龍頭都有可能導電。
戶外防雷指南
在戶外遭遇雷雨天氣時,應立即尋找裝有避雷裝置的建筑物或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不要靠近高壓電線、路燈、廣告牌等;不要躲在公園里的簡易建筑物內;不要使用手機,不要在空曠地帶打傘;不要把釣魚竿、球拍等物品扛在肩上;不要躺在地面上,地面的電流可能會傳導到人的身體;不要在大樹下躲避。
車中避雷應對
在雷雨天氣行車時,不要輕易下車;不要將車停在空地或是高地上,不要停在樹下、高大的煙囪下;在車里要注意關掉引擎、音響系統、收音機等,并關閉所有車窗。
及時獲取天氣預警信息
現代技術使得天氣預報信息更加及時準確。平時我們可以通過手機APP、電視、氣象網站等渠道獲取天氣預警信息,并注意相關天氣預測和雷電警報的發布。在雷電天氣預警發布后,我們應盡快采取避雷措施,減少外出和不必要的戶外活動,確保自身安全。圖為安裝在貴陽市氣象局的大氣電場監測與雷電預警系統觀測站。
貴陽氣象融媒體中心 石奎 劉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