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綜合報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通過社交媒體公開表態,稱愿與前總統杜特爾特家族和解。這一“求和”信號,正值杜特爾特家族在中期選舉中強勢崛起、馬科斯陣營遭遇政治挫敗的微妙時刻。
2022年,馬科斯與杜特爾特之女莎拉搭檔競選總統,以58%的得票率橫掃對手,被輿論稱為“天作之合”。彼時,馬科斯家族掌控北方票倉,杜特爾特家族深耕南方棉蘭老島,雙方通過利益交換結成看似穩固的聯盟。莎拉放棄總統競選、轉任副總統的決定,更是被視為兩大家族權力共享的象征。
莎拉資料圖
然而,政治蜜月僅維持不足一年。馬科斯上任后迅速打破平衡:他拒絕兌現內閣席位分配的承諾,將莎拉排除在國防部長職位之外,僅任命其擔任教育部長。此后,眾議院議長馬丁·羅穆亞爾德斯(馬科斯表弟)主導罷免了莎拉的盟友、前總統阿羅約的副議長職務,并削減莎拉部門的機密資金預算。杜特爾特家族則通過地方選舉鞏固勢力,形成南北對峙。
矛盾在2024年徹底爆發。莎拉因涉嫌威脅總統生命安全遭眾議院彈劾,杜特爾特本人則因國際刑事法院(ICC)對其禁毒戰爭的調查被捕,兩大家族的對抗從暗斗轉向明爭。
馬科斯政府對杜特爾特家族的打擊步步為營。眾議院以“違憲、背叛公眾信任”等罪名彈劾莎拉,并推動ICC重啟對杜特爾特禁毒戰的調查——這場導致超6200人死亡的行動,曾被馬科斯稱為“無需國際介入的國內事務”。杜特爾特則以“分裂棉蘭老島”的威脅回應,其子更公開要求馬科斯辭職,稱其為“癮君子”。
杜特爾特資料圖
中期選舉成為博弈的轉折點。杜特爾特以超80%得票率第八次當選達沃市長,其家族成員包攬該市副市長、國會議員等關鍵職位。參議院改選中,馬科斯陣營僅獲6席,杜特爾特陣營則拿下5席,且雙方均宣稱一名“搖擺席位”歸屬己方。菲智庫分析指出,杜特爾特家族仍掌控地方政權、參議院話語權及民間支持,足以對馬科斯形成掣肘。
馬科斯的“求和”姿態,被廣泛解讀為權力失衡下的被動選擇。他在播客中坦言:“需要朋友而非敵人”,并承認政府未能有效解決民生問題,承諾調整施政重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楊丹志指出,馬科斯若繼續強硬打壓杜特爾特家族,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政治反彈,甚至危及2028年總統選舉布局。
從深層看,兩大家族的分歧已超出個人恩怨。馬科斯推行親美路線,重啟美軍基地使用權,并在南海問題上對華示強;杜特爾特家族則主張平衡外交,批評對美依賴是“戰略失誤”。這種路線差異,疊加權力分配矛盾,使得和解難以觸及核心利益。即便雙方暫時休戰,博弈仍可能以其他形式延續。
杜特爾特資料圖
菲律賓政治生態長期由家族勢力主導,但此次危機暴露出傳統聯盟模式的脆弱性。馬科斯雖釋放和解信號,卻未提出具體讓步措施;杜特爾特家族則保持沉默,莎拉的支持者更揚言將在彈劾審判中發起“血洗”。參議院7月對彈劾案的表決,將成為檢驗和解誠意的試金石。
對菲律賓民眾而言,這場權斗已衍生出高昂的社會成本。民生改善停滯、基礎設施項目拖延,民意調查顯示超六成民眾對政治內耗感到厭倦。若兩大家族無法真正彌合裂痕,第三方勢力或借機崛起,進一步沖擊菲律賓的傳統權力結構。
馬科斯的“低頭”能否換來政局穩定?答案或許藏在他未說出口的潛臺詞中:和解不是目的,而是延續權力的手段。在菲律賓的家族政治棋盤上,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